持学习高效率 过来人传授考研“成功秘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持学习高效率 过来人传授考研“成功秘笈”.doc

持学习高效率过来人传授考研“成功秘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保持学习的高效率。具体说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时间的合理分配,二是保持心态的平和。1.关于时间分配时间分配涉及两个方面:(1)各科之间总体上的精力投入比例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应该是结合个人及学科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人在不同学科上投入相同的学习时间,其最后获得的收获肯定是不同的,反映到分数上就会有得分高低的差别。那么,为了能顺利通过考研,我们就应该在保证单科成绩不低于规定限度的前提下,实现个人总成绩的最大化。就要定一个目标,然后估计相应的任务量,最后确定各科学习时间的分配比例。就我个人能力来说,数学是我能做到透彻理解的。专业课的知识应该可以做到掌握,但有些理解得不是很透彻,不能所有知识都达到活学活用。政治中,经济学和哲学理论性相对较强,比较易于掌握,但灵活运用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培养;时事是我比较关注的,问题不大;邓论与当前国家政治经济形势联系比较紧密,其中很多内容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而毛概,则是以记忆性内容为主,是我最薄弱的一环。至于英语,我一直觉得这个学科短期突击效果很不明显,主要看平时积累,而我还算一直比较注意这个学科的学习,应付考研不成问题,在复习时不扔下即可,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复习中自己的学习时间如下:上午(7:00左右~11:20左右)复习数学下午(13:30左右~17:15左右)主要复习专业课晚上(18:30左右~22:30之前)机动时间其中上午的数学复习除了有十几天外出上课,另有几天给自己放假外,未曾变更;下午以专业课为主,有时也看看数学,偶尔太累也会在寝室昏天黑地地大睡;晚上时间比较机动,除了看政治英语外,有相当时间是在复习数学及专业课,看报纸杂志也占据了不少的时间,有时也去听听感兴趣的讲座。考完试大体回顾了一下各科占总的复习时间的比例大至如下,数学约45%,专业课约30%,政治约20%,英语约5%.。(2)复习不同阶段各科之间的精力投入比例正如前面分析的,各科之间的特点不同,那么,在不同的阶段对各科投入相同的时间,复习的效果也会不同。以数学和政治为例,数学的复习思路一般是前期注重概念的理解,打好基础,而后期则应是通过做题,总结发现解题方法、查找知识漏洞的阶段;政治前期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上,而后期则应以记忆为主。个人觉得,在复习前期,数学和理论性较强、系统性较好的专业课应该占据较大的比例,而后期则应适当加大记忆性为主的学科复习强度。我各科复习的安排大体如下:数学前期(9月~11月)以课本及市面上HYPERLINK"http://edu.qq.com/jjxy/xy02.shtml"流行的“复习全书”为主,虽也做题,但主要是课后题这类有助于理解单独知识点的习题;进入12月以后,则开始以真题、模拟题这样的套题为主,按实际的考试时间(8:30~11:30),每天一套,穿插适时的总结与复习,一直到考前40多天时间里共计做了38套完整的题。而个人感觉,这正是数学解题能力提高最大的几十天(当然是建立前几个月充分进行知识点梳理基础之上的)。专业课与数学比较相似,前期以看书理解为主,后期开始做题提高。政治主要分三个阶段:首先是通读《大纲解析》,做全面系统的了解,还原本科学习时掌握的部分知识;然后参加辅导班,在班上进行已学知识的强化、补充;最后结合理论与时事热点联系书本知识没,进行有重点的记忆。英语至于英语,我本来分给她的时间也不多,前期主要强化了一下单词,把没有记牢的提出进行了重点记忆;中期穿插适当的阅读训练,主要目的也是强化单词;最后20天左右隔天下午做一套真题,“找找感觉”,也就完成了复习。具体反映到时间表上,后期复习时上午仍然是数学时间,只是如前所述,内容发生了变化;下午也仍以专业课为主,最后20天才隔天用一个多小时做一套英语真题(没写作文)。而晚自习的内容是整个复习中变动最大的:9月以看政治、记英语单词为主,中间约3个月里经常会进行数学、专业课的复习,政治英语在这一阶段用时相对较少,而最后一个月,几乎每晚都是在记政治。2.复习过程中的心态调整考研,与其说是知识的与能力的选拔,倒不如说是毅力的比拼。考研的日子及其乏味,生活极其单调,连我这个大学四年里有一大半课余时间是在自习室度过的患有“习惯性自习症”的人都不免觉得厌烦。而良好的心态又恰恰是保持较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即使有再完备的复习计划,若常常没有心情去执行,也是没有用的。因此,注意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从复习开始一直坚持到最后是考研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复习过程中出现心情的波动是很正常的,完不成计划、题不会做等等通常会让人产生挫败感,有些人也会因此越来越没信心,甚至放弃考研。应对方法其实也比较简单,只要计划定制得比较有弹性即可,切不可把每天、每周都排得满满的,要流出些机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