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乘法口诀教学反思1本单元主要检测学生对1~6的乘法口诀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口诀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大部分学生对于口诀都熟记于心,计算时乘法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但是对于之前学的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还是有许多错误。对于平时看到过的题目类型还是做的很好的,但是对于没有见过的题型,那么就有许多学生搞不懂题目的`意思了,说明学生还是不够灵活。主要错误:1、在○里添上+、-、×3○4=2○62○3=1○6两边都要填符号,学生习惯了式子与数相等,见到式子等于式子就有点蒙了,其实只要想乘法口诀就可以做出来了,说明口诀还没有熟到脱口而出。2、判断这种类型的题目比较少做,虽然我是逐题读的,但是部分学生还是搞不懂句子的意思,所以判断错了。大部分在这里错了一到二题,扣了两分。3、按要求画图画○表示出:2×4=8(用两种方法)许多学生对于这个乘法算式的意义没有理解,一种都没有画出来,有学生知道是表示2个4相加,画出来一种,4个2相加没有想出来。说明逆向思维还不够,如果看到图让他们写算式他们肯定不会错。4、列式计算4个6连加得多少?两个班有七、八个学生还是写成了4+6=10,说明对乘法的意义没有掌握好;两个乘数都是5,积是多少?有三、四个学生写成了2×5,可以看出他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乘法口诀教学反思2这节课,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桌合作。原以为,和前面的课一样平常,但结果,还是有不少让我感到意外的地方。片断一:全班交流,“9的口诀”有什么规律时,学生的发现,出乎意料。除了和其他口诀一样的规律外,学生还发现以下三个规律,其中两个,是我没有想到的。可能和我第一次教二年级有关,学情不了解。男生普:积有规律,正好相反的,18和81;27和72;36和63;45和54。女生飘:积的数字相加,和是9。比如,18是18=9,27是27=9.男生展:积是加10减一。前两个是我没有想到的。片断二:课结束时,男生选叫道:老师,我连10的`口诀也编了。一十得十,二十二十、、、、、、这真是我始料未及的!我从没有想过“10的口诀”,我以为学生也明白,口诀就到“9”为止。看来,事情并非如此。趁机,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书上只学到9?10的口诀有必要编吗?”学生借此更加明白,口诀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记记,能快速计算。片断三:用手指来表示9的口诀,比想象中难,一次教学后,有一半的学生不明白。这里比预想的要难,得放慢脚步。同桌合作,是效率最高的,可以实施一对一的教学。作业反馈:《课堂作业本里》,前面得出“积的数学相加是9”的女生,算出3×9=28,而“28的数字相加和是10”,明显不符合她自己发现的规律。这也提醒我们,课堂里发现的规律,学生并不能运用起来,只是纯粹去发现规律,然后抛到脑后不管。因此,我打算设计一个练习,用积的规律去判断“积是否正确”,让规律真正有价值。乘法口诀教学反思3本节课中也出现了较多不足之处。学生是在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后学习八的乘法口诀。在编写口诀中有一定的经验,完全可以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进一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独立的探索中,运用前面学习的经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教师在此可以起到帮助和辅导的作用。本节课中,我在放手学生独立思考这部分做得不够,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过分的牵制了学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另外,在练习中,除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外,还应该多关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扩大练习巩固面积,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而且有些练习的设计对《8的乘法口诀》第一课时的学生学情而言不适合,这些都是在备课时想的不够周到。通过这节课给我带来了更深的启示: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理念,让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探究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地发展!乘法口诀教学反思4我针对所执教的《9的乘法口诀》一课,通过备课和上课的前后比较,反思如下:1、在新课导入方面:我选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动画片《西游记》引入课题,是因为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渗透德育教育。2、在上课效果方面: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中,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学习氛围高涨,自己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做到了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3、在教法学法方面: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虽然教学方法与前面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