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绿色学校活动计划、开展的情况[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年绿色学校活动计划、开展的情况[1].doc

2010年绿色学校活动计划、开展的情况[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平昌县白衣小学绿色学校创建计划保护环境,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抓手,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加强我校的绿色环境教育工作,扎实开展绿色校园建设,推广普及生态知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特制定以下创建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中小学校教育实施指南》、《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全面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积极推进我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二、创建目标(一)引导师生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二)培养师生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树立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三)使师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行动。(四)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五)争创市区“绿色学校”。三、创建措施(一)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加强对创建工作的指导。组长:赵必亮副组长:张洪林杨志会成员:各行政成员、各村校主任、各班主任(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发展环境教育工作。1、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进行环境教育学习。2、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我校举办讲座和培训班。3、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三)规范建设,优化环境,创造良好育人条件。1、校园建设利于长远发展,实行整体规划,规范建设,教学、生活、运动相对独立。2、校园环境建设要以美化、绿化为目的,努力营造美丽清新又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景观。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形式,把整个校园建成环境教育的大课堂。(四)课内渗透、课外实践,进行环境知识教育。1、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程标准为纲,以现行教材为本,适时、适度、适量渗透环境教育。2、加强环境教育管理,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师的教学计划。3、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提高环境教育效果。1、教师注意自己的形象,认真搞好办公室内务。2、教师带头爱护学校的公物,不浪费纸张、粉笔等办公用品。3、教师主动投入绿色环保行动中去。四、具体步骤2011月2月—2011年12月1、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对加强环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2、建立学校环境教育的组织网络和队伍。3、各部门、各教研组制定相关的环境教育计划。4、有关学科进行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教学的研讨和实践。5、结合3月12日、4月7日、4月22日、5月31日、6月5日等节日进行环境教育的宣传活动。6、开展系列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7、绿色教育行动教案、活动方案、课件评比活动。8、暑期组织学生进行“关注我们身边的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五、创建原则:1.、境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学校要制订《学生绿色行为规范》、《小学生一日常规》等操作性很强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自觉做到随手关灯、便后冲水、爱惜粮食、节约纸张,爱护一草一木,善待各种生物。学校还要制订教师守则,要求老师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在言行举止、衣着服饰、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消费习惯等方面为人师表。校区领导率先垂范。实行无烟化办公,倡导无纸化办公。2.、境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学校规定,各教研组每月安排专题教研活动,设计环境教育渗透课教案,不定期组织环境教育观摩课;各班定期举办绿色教育专题班会;组织人员,广泛搜集校内外环境教育素材,丰富、完善环境教育内容、;政治课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绿色空间》、《人与自然》等节目,进行环保知识教育;地理教学,把自然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和本地的地域状况结合起来,对本地的水土保持、水文监测和防止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提出建议;生物学科以生态系统为核心,指导学生撰写生物保护小论文。3、环境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我们要努力把学校建成一个精神文明的特区。因此,在环境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我校区要成立“环保志愿者协会”,向师生发出倡议书,号召每个师生“不使用一次性木筷”、“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垃圾分类投放”、“不在旅游景点涂抹刻画”、“爱护公共绿地的一草一木”、“定期清理池塘水面和河道污染”。让爱护生态环境,珍爱绿色和生命,节约能源,爱惜资源,保护公共环境,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4、日常管理中追求可持续发展。不学校还要把以下工作作为创建的重要内容:(1)加强对排污的管理。责成后勤部门具体负责,任务到人,分工明确,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污物随意排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