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课题研究阶段小结15篇时间乘着年轮循序往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相信你会有不少的收获吧,不如来好好的做个小结。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题研究阶段小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课题研究阶段小结1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评价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学生潜能开发、智能发展的关键因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既要重视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察学生在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我们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微观考试方面作了些初步的改革尝试,将知识性考试与学生的思想品德性表现和能力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有效手段。一、初中思想品德微观考试实验研究贯穿的理念本课题的研究,我们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认真贯彻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通知》的基本精神,确定了试题命制的支撑理念。1、突出考试的诊断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促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交流,为全面发展奠定的基础。2、考试的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关注学生生活,注重发展其全面的素质。不仅关注知识,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3、注重考试结果的运用,进行积极的评价反馈,如对学生考试结果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进行纵向比较,看到进步和不足,分析考试中反映的问题以利下一步改进。二、初中思想品德微观考试实验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指导性。体现思想政治学科发展要求和课程改革方向,强调能力立意,注重应用性、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教育性、时代性和地域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有利于引导学校的教学工作,尤其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健康成长。2、基础性。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历程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应该达到的最低标准。因此,命题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在坚持课标的前提下,兼顾各层次发展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3、全面性。试卷要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他们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适当注意试题的覆盖面,对初中毕业班学生应具备的学科基本素养及多种能力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查。4、适切性。试题的难度比例适当,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题目的设计、问题的提出,均应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防止成人化倾向,避免过高要求和繁难试题的出现,有利于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题目设置要有梯度,起点适当,坡度适宜,实现中招考试的选拔功能和激励功能。5、科学性。科学性是保证试卷质量的关键,也是对命题的基本要求,更是思想政治学科的生命线。要保证试题内容的正确性,避免出现政治性、知识性、技术性等错误;保证命题的科学性,如试题表述规范,问题明确,语言简洁,图形清晰,专业术语、基本概念准确等。6、人文性。以人为本,尊重考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鼓励他们的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试卷要增强生活气息,富于生活意境,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图文并茂,喜闻乐见,鼓励创新,适时提醒,调动积极性,增强自信心,引导自主探究,改变“板起面孔考学生”的传统考试氛围,把考试过程变得亲切、自然、轻松、愉快。三、主要做法在初中开设思想品德是一项新的工作,对这一课程刚刚接触对这一课程评价方法的改革也只能是探索进行。这一阶段我们的主做法是这样的:1、做好课题论证、立项等各项工作。在接到省普通教研室《关于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小学生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的通知后,我们认真学习通知精神,深刻领会通知精神实质,召开部分教研员座谈会,分析研究本课题的优势,并按照要求填写课题申请表。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经过讨论研究,集智广益,制定了《初中思想品德微观考试方案研究》实施方案,确定了课题研究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步骤、方式和方法等,以便操作执行。同时,各课题组成员也按照分工要求,分别制定了《题型研究计划》、《能力觉悟考查方法研究计划》、《试题难度的控制研究计划》。3、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下发了《关于公布福建省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国家课题研究实验学校的通知后,4月1日下午,全体实验教师共7人在市教科召开课题研讨会。会上,王老师宣读了省普教室通知和课题实施方案,探讨交流前一阶段研究情况,对课题研究进行分工,布置了下一阶段研究的方向和任务,并就课题管理提出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