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肺复苏操作规范(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心肺复苏操作规范(版).pdf

最新心肺复苏操作规范(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品文档人基本生命支持操作规范(2010年版)【目的】当病人呼吸停止、心脏停搏时,现场对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及电除颤,以维持和促进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操作方法及程序】1、判断意识并观察有无自主呼吸(或正常呼吸)摇晃或拍肩并大声呼叫病人(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观察自主呼吸,叹息样呼吸是无效呼吸。2、呼救单人急救时先呼救后抢救,两人或多人时,一人抢救,一人协助通知。3、体位去枕仰卧、肢体不扭曲,脊椎外伤时整体翻转(头、颈与身体同轴转动),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软床垫硬板)。解衣露胸、解开腰带。4、判断循环触摸同侧颈动脉搏动:触摸部位为气管两侧2~3cm,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轻触,靠近检查者一侧更容易判断,判断时间要小于l0秒,判断不清时按无脉搏对待。5、胸外按压(1)术者体位:根据个人身高及病人位置高低采用踏脚凳或跪式等体位。定位方法:一只手的食、中指放在肋缘下,沿肋骨缘向上滑到剑突与胸骨交界处,把另一只手掌根靠在定位手指上方(胸骨下1/2)定位手重叠在另一只手上,手指交叉掌根紧贴胸骨。男性也可定位于两乳头连线和胸骨交界处。(2)按压姿势:双臂绷直不得弯曲,与胸部垂直,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往下压,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胸部弹回原位。(3)按压力量:胸骨下陷大于5cm。(4)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5)按压与放松:比例适当(1:1),放松时手不能离开胸壁。(6)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单人或双人操作的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均为30:2。气管插管后,按压和人工呼吸可不同步,此时人工呼吸频率8-10次/分,按压频率大于100次/min。如果自主循环恢复后,人工呼吸次数是10-12次/分。6、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开放气道方法:(1)仰头举颏法,清除可见口鼻分泌物、异物、活动性义齿。(2)托颌法:用于怀疑颈椎骨折病人,如果此法不能将气道完全开放,仍可采用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仰头举颏法。人工呼吸:(1)口对口呼吸:开放气道、口张开、捏鼻翼;术者吸气后,口唇包裹病人口唇,吹气时间大于1秒钟,吹气量每次500-600ml,以产生可见的胸廓起伏为准。吹气后松开口鼻。(见图5)(2)口对鼻呼吸:用于口腔外伤,牙关紧闭者,开放气道,封闭口腔,口包鼻吹气,时间大于1秒钟,吹气量每次500-600ml,以产生可见的胸廓起伏为准。(3)球囊面罩呼吸:面罩紧紧扣住口鼻部,匀速挤压,每次气体量500-600ml,以产生可见的胸廓起伏为准。7、检查:做5个周期或2分钟CPR后再检查心跳呼吸。如仍无心跳呼吸,再重复做5个周期或2分钟CPR,如此反复直到成功或终止心肺复苏。8、电除颤:心律分析证实为室速、室颤时,应在做完5个周期或2分钟CPR后,电除颤一次,之后作5组CPR后再检查心律。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360J;双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为150或200J。电极位置为右侧放置于患者右锁骨下区,左侧电极放置于左乳头侧腋中线处。电击时要提示在场的所有人员不要接触患者身体。9、复苏成功后放置病人于复苏体位。要求:舒适、稳定、防误吸。建议侧卧位【注意事项】1、判断心跳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摇之不动),呼吸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2、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可触摸到大动脉搏动,上肢收缩压大于60mmHg,口唇面色变红润,散大的瞳孔变小,自主呼吸恢复,意识逐渐恢复。3、终止心肺复苏指征:(1)心跳呼吸恢复;(2)心肺复苏已30分钟以上,仍无心跳呼吸,瞳孔散大或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呼吸仍未恢复,深反射活动消失,心电图成直线。4、新指南对除颤的建议:对有目击的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建议先除颤再行CPR。对非目击的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患者,尤其是自呼救至赶到现场抢救时间超过4~5分钟者,除颤前,应先给患者做5个周期的按压和通气(或约2分钟)再除颤,随后立即做CPR(从胸外按压开始),5个周期或2分钟CPR后再检查心跳呼吸。基本生命支持时,只做一次电除颤,能量:单相直流电360焦耳,双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为150或200J。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第二部分成人基本生命支持流程AEDautomaticexternaldifibrillator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注:虚线内容仅要求医务人员施行第三部分成人基本生命支持理论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早期电除颤等基本抢救技术和方法。其归纳为初级C、A、B、D,即C(circulation),胸外按压;A(airway),开放气道;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