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计划第一篇:(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计划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计划一个学期很快就要进入尾声了,马上就要迎来紧张的复习工作。做好详细的计划能使教师忙而不乱,最快地进入复习的状态。在本学期中,力求通过有效的复习方法使其效果得到最充分地发挥,使学生能通过复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佳绩。其详细计划如下:一、复习目标:1、复习汉语拼音,基本上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2、全面复习本册书要求会认的402个生字,掌握76个常用偏旁,要求会写的220个生字,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并能用常用字组词、说话。3、了解笔顺规则,初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进一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及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基本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4、复习理解或掌握课文中的词语,不断丰富、积累词汇,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部分词语。5、复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6、会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7、总结延伸阅读和看图写句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写句的能力。二、复习内容:1、扎实训练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训练。2、以课文为本,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3、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并能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填出相应的词语。4、以归类的形式激发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三、复习重点及难点:1、复习重点:复习认读《生字表》中的622个汉字,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2、难点:分清生字的前后鼻音、平舌翘音、整体认读音节,区别同音字。四、复习形式: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五、复习类型:1、看拼音写词语或者简单的句子。2、区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3、结合课后练习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习。4、古诗的吟诵和填空练习。5、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课外阅读练习。6、训练看图,写几句话的能力。六、复习措施:1、紧扣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2、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3、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复习需要。复习内容要有阶段性,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4、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5、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想象故事的编写,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6、加强提优补差,家校联系。第二篇: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一、班级学生基本情况本班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3人。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本班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但是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在最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基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和实践;有两、三个学生因智力问题、贪玩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到现在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有部分学生有作业马虎、算题粗心、略于检查等现象,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讨厌单纯的练习。针对这一现象,复习时我们要做到查漏补缺,加大基础知识的复习力度,强化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方面也要有意识地加强培养。二、复习的主要内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会用这几种图形拼图。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认识数位,了解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3、能正确地口算有关两位数的加减法,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三、复习的主要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