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校园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校园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1为了更好的促进学院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学生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本学期,院团委将继续深入对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工作指导,加强团学干部的理论素质、工作技能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合院学生会的实际情况,开展学生干部体育文化节。具体安排如下:一、活动宣传口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优秀的团队运动起来。二、活动目的:为了促进学生会委员之间的交流,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活动,提升广大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以比赛的形式在学生会部门间进行团队竞技比拼,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展现集体风采的舞台,通过比赛体现团队精神,增强凝聚力、增进各成员间的交流,利于今后各项工作的高效进行和默契配合。三、活动安排:1.活动名称:学生会体育文化节2.活动时间:20xx年11月3.活动对象:团委下属各组织、各部门4.活动形式:集体参与赛5.活动地点:XXXXXX学院新校区(硬化地面)6.活动主办方:团委学生会主席团7.活动协助方:核算部、人才资源部8.活动宣传:(1)、院学生会召开例会进行活动宣传和动员;(2)、各部门内部组织宣传,讲解活动内容、规则。四、比赛项目:(一)、穿越暴风眼内容:……规则:……(二)、同心协力内容:每队所有队员脚与脚并排用绳子绑住,在队长的指挥下同时前进,在指定距离内往返一次,途中绳子不能松开,队员不能摔倒,否则视为失败,失败队伍可以从头再来(从新计时),也可以继续比赛(记录失误次数相应扣时间),每队有5次机会,成功完成一次往返视为胜利。道具:绳子(自备)规则:队长可以在外指挥,也可以直接参赛,副队长、队员要求全部参加,请假一人次多计时10秒并扣本部门考勤分数,最后成功往返用时最少队伍获胜。(队伍实在无法完成可以放弃)一、二项目期望目标: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验融入集体才能致胜的真谛,感受默契配合带来的胜利(三)、同心解锁内容:……规则:……注意事项:三项目期望目标:五、活动细则:1.比赛裁判由团委老师担任,裁判秉着公开,公平,公正的态度对比赛果作出正确裁决。2、主席团人员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解说。3、比赛以部门为单位,各部长为队长,副部长为副队长(部长无法参加,由分管主席指派副部长任队长),各队起队名、定口号,部门全体委员为队员(请假扣部门考核分)。4、各队至少参加一项,最多参加二项。5、没有参赛的部门,由主席团指派,协助主席团完成比赛。六、奖项设置每个比赛项目评出一等奖一名,每人积3分;二等奖两名,每人积2.5分;三等奖三名,每人积2分,设优秀组织奖,每人积1分。校园文化节活动策划方案2为了切实加强校园外语文化建设,开辟“第二课堂”,丰富校园外语文化生活,更好地拓展学生素质,激发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传播英美等国家的文化,促进我校英语课程改革工作的更好开展,提升整体外语教育与学习的质量,我校拟定于20xx年9月,启动“升同湖实验学校第一届校园外语文化节”。一、指导思想:“升同湖实验学校20xx年校园外语文化节”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主线,以丰富学生英语课外知识,了解中外文化为活动宗旨;结合学校双语教育教学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外语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为学生架设更宽阔的表现舞台,从而提高学生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最终实现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打好扎实的基础;同时努力保持我校的外语教学优势,彰显外语教学的品牌。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旨在全校掀起学外语的热潮,让学生们在“外语文化艺术节”这个舞台上轻松愉快地展示自己的风采。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艺术节。二、活动主题和宗旨:主题:展示学生风采,弘扬校园外语文化,拓展学生素质。宗旨: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一次机会、展示一技之长、提高多种能力,以本届校园外语文化艺术节为龙头,丰富学生外语课外知识,了解中外文化,进一步推进我校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具有升同湖学校特色的、先进的校园学习环境。三、活动时间:20xx年9月--12月四、活动内容及组织形式:本届外语节以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活动由外语节组委会统一组织领导,活动总时间定于20xx年9月至12月份举行。初步确定外语节为12.17---12.24为期8天。本届英语节由十个活动板块组成:1、“外语文化节”启动仪式暨各部门英语主题晨会活动启动“SHOWYOURENGLISHBRAVELY”——“勇敢秀出你的英语”。时间:9月份地点:各部门田径场组织形式:各个部门(可以分年级)利用晨读的时间走出教室,在操场进行集体晨会活动。电视台组织进行拍摄活动内容:(第一次)晨会活动各部门宣布“升同湖学校20xx年校园外语文化节”开幕全体学生齐读所学单词、短语、口号、绕口令或名人名言、谚语;集体唱外语歌曲;由外教带读生活习惯用语。参加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