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上传人:一吃****春艳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高二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2012高二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一、人民教育的奠基劳动模范郝建秀(中)在山东大学附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答:逐步形成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1、表现: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人民欢送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情景所谓“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何谓黑五类?就是地富反坏右,拆开说,就是地主、富农、反革命份子、坏分子、右派分子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老三届是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候,当时在中学的高中,初中的三届学生,这批人后来基本都当了知青,之后在文革后期还有继续从中学出去的学生,后面的几届也称为“新三届”,新三届中很多也下过乡,当过知青,老三届的下乡,基本都是到了边疆,东北的北大荒,西南的西双版纳,内蒙等。四人帮垮台后,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也就停止了。这些老三届一般都当过红卫兵。三、教育的复兴1977年8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亲自主持召开了有3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复出不久的邓小平果断决策——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2005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例:(2009年浙江卷)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析:此题隐性考察历史时间。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答案:A小结现代国家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前途,从世界来看,哪一个国家重视教育,那么这个国家就兴旺发达。(如战后日本德国)教育在当今科教兴国中的作用1.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来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2.教育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发掘劳动力的巨大智力资源;3.教育致力于培养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4.教育依赖社会各方面整体水平的提高,反过来,教育也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形成规模,从而改善社会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5.教育的大力投入,有利于后发型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结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巩固练习(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的战略是A.科教兴国B.教育革命C.三个面向D.信息高速公路3)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①“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提出②“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创办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④完善教育立法⑤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⑤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