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基本常识.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业生产基本常识.doc

农业生产基本常识.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业生产基本常识洪殿玉一、农业生产常用的名词概念1、土壤耕作:是根据作物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应用机械的方法,建立土壤的良好耕层构造,以达到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理化及生物学性状,消除杂草和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2、土壤耕作主要内容:松、翻、耙、中耕、镇压。3、作物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4、作物的生育时期:指某一形态特征出现变化后持续的一段时间,并从该时期始期至下一时期始期止之间所经历的天数。5、作物的物候期:是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人为的制定一个具体标准,以便科学的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例如:水稻出苗;不完全突破芽鞘;叶色转绿。6、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在农业生产上,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凡是农业生产上可直接用做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成为种子。7、种子萌发需要的生态条件:水分、温度、氧气、光照、二氧化碳。8、土壤肥力:土壤提供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9、冻融交替和干湿交替:冻融交替是通过气温在零度以下时,使液态水变为固态水,体积膨胀,扩大了孔经,而土体缩小,涨破了原来的结构,在春季解冻后形成了疏松多孔的土壤;干湿交替是土壤干和湿的过程中,土体涨缩破坏了原来的结构而变得疏松。10、春化现象:作物要求经过一定的向低温以后才能开花1结实的现象。例如:小麦在苗期需要经受一段时间的低温,即对低温的范围和作用的时间都有一定的要求,只有满足这一要求之后,才能开花结实。11、土壤墒情:我们习惯上把土壤的含水量状况称为土壤墒情。12、肥料三要素: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碳、氢、氧等十几种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需要较多,而土壤中可提供的有效含量一般都不足,常常须通过施肥来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所以称他们为肥料三要素。13、肥料利用率:是指一季作物对肥料中养分吸收的数量与施用肥料有效养分含量的百分数。14、根瘤菌:是一种无芽孢单生的好气性杆状细菌,具有固氮能力,它存在于土壤中及某些作物的根瘤里。15、犁底层:在耕作层以下,一般厚约5-10cm,它是由于耕作农具多年的挤压,人畜践踏的静水压力所形成的。16、微生物肥料:用科学的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出有益的微生物,经人工选育和大量繁殖,制成各种菌剂,用做肥料施入土中,这些菌剂通称微生物肥料,简称菌肥。17、径流:降水从地表或地下进入河流中的水流,从地表进入河道的称地表径流;以地下水形式补给河道的水流称地下径(潜)流。18、无性繁殖:直接由母本有机体的个别部分,经过生长发育成为一个独立的有机体。如马铃薯的种薯,其它植物的扦插等。19、种子休眠:种子具有生活力而停留在不能发芽的状态中称为休眠。种子休眠有两种情况:一是种子自身还未完全通过生理成熟阶段,虽然给予适当的发芽条件而仍不能萌发,这种情况成为深休眠;另一种是种子已具有发芽能力,但由于外界环境条件不适宜,种子仍处于静止状态中,这种情况称为强迫休眠。20、长日照作物:在一昼夜24小时内,需要有14小时以上的连续日照的条件下能加速发育、促进开花的作物。如:小麦、大麦。21、叶面积指数:又叫叶面积系数。为绿色叶子的总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22、异花授粉作物:又叫异交作物。雌蕊、雄蕊异株或同株异花,或不是同花内的雌、雄蕊进行授粉、受精形成种子的作物。例如:玉米、油菜、荞麦、向日葵等。23、套种:在同一块耕地上,在前茬作物生长期间,把另一种生长季节不同的作物种在前茬作物的行间。24、蒸腾作用:植物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植物从根部吸收水分,再由叶、茎的表面进行气体状态的蒸散,这种现象称蒸腾作用。25、蹲苗:锻炼幼苗,培育壮苗,控制植株生长的一项技术措施。26、日照时数:太阳实际照射某一地面的时数。27、冻害:作物生育期间,由于降温使植株受冻致害的现象,通常在0℃或0℃以下。28、冷害:指作物遇到不利于生长发育的低温(0℃以上)而受到的危害。冷害有延迟性低温(影响作物生育进程)和障碍性低温(作物直接受害)。29、暖头寒尾:在冷暖交替比较频繁的春秋两季,一次冷空气过境即将结束,晴暖天气即将到来的过渡天气。30、倒春寒: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时期出现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31、品种退化:指品种在生长繁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品种的优良性状所丧失,失去了原品种的典型性,产生了不合要求的变异现象。32、作物营养的临界期: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的要求绝对数量虽不多,但很迫切,这种养分缺少或过多时,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也很难纠正或弥补。33、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作物在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生产最大潜力的时期,吸收速率最快,量最多。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