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课论文题目.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纲要课论文题目.doc

纲要课论文题目.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3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进程两次中日战争之比较近代中国救国方案之间的比较研究3、论孙中山与辛亥革命4、新文化运动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5、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6、群众路线视角下的延安大生产运动7、“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过程综述8、论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9、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与启示10、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的作用国统区学校的国防教育初探李飞(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安徽芜湖312103040256)摘要:抗战爆发后,为适应战争形势发展和变化,国民政府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与军事需要相适应的教育政策,分别对中小学和高等学校的教材进行补充编订,重置课程,强化军事训练等措施以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国防教育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抗战意识,使学生的从军热情进一步高涨,同时也为国民党的军队培养了大量的国防人才。国防教育的实施是取得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环节。关键词:抗战;国民政府;国防教育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以“适应抗战需要”、“符合战时环境”[1]11为由,对各级教育机关和教育制度进行改革。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国民政府对在校学生的国防知识灌输力度也不断加强,进一步深化了国防教育理念。对于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学校中的国防教育,学术界尚无专题论及,本文拟对全民族抗战的特殊条件下,国民政府在学校中实施国防教育的措施和绩效作初步分析。一、战时国防教育理念的形成(一)国民政府对国防教育理念的大力倡导随着战事推进,1937年8月27日,国民政府为了应对“废弃平时教育,实施为抗战服务的战时教育”[2]的社会呼吁,颁发了《总动员时期督导教育工作纲要》,其中提到“学校训练要切合国防需要”[3],这是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首次把学校教育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的标志。9月,国民政府在《高中以上学校学生战时后方服务组织与训练颁发大纲》中再次强调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规定“全国高中以上学校,在战时除应继续实施正常教育外,应加紧实施特种教育,预备从事后方服务,以协助军事推进,发挥国防教育的实效”[4]。随着日军的空袭不断增加,国民政府教育部责令各教育机构在工作中“加紧自卫训练、宣传防空防毒知识”[5],把国防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此时,各省为响应政府的号召,也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组建非常时期教育委员会并制定施教方针,以“尽快适应战时需要”[6]。[1]陈东原编.中国国民党的教育政策[G].教育部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编第四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123.[2]毛礼辉.中国教育通史第5卷[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1.[3]陈东原编.抗战时教育[G].教育部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一编第二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33.[4]蒋介石.战时教育论[M].湖北:汉口独立出版社,1938:97.[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大事记1919-194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10.[6]曹德全.战时教育.教育通讯[J].1939(18):25.[7]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国民党历届历次中全会重要决议案汇编(二)[C]//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八十辑1978:89.[8]陈书轶.教育界抗战[N],武汉日报1938-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