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声》教案关于《心声》教案范文汇编十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声》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心声》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呵斥、沙哑、琅琅、斩钉截铁”等词语。2、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文题的深刻含义。(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提取小说主要情节进行复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体会小说的心理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艺术特色。3、结合生活体验,深层思考课文触及的教育现象,领悟写作意图。(三)德育目标1、学习主人公李京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2、理解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1、分析心理描写,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2、了解映衬手法,探究小说双线交织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研讨教育现象,领会文题“心声”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诵读法。课文是一篇儿童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一个催人泪下的伤感故事。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感知文意,进入作品情境,体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把握形象的意蕴。研讨法。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多向信息交流,重点探究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理解“心声”的深层含义,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万卡的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吧,有谁能够流畅完整地讲述呢?(学生发言)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因朗读《万卡》而引出的一段伤感故事,它就是当代女作家黄蓓佳的儿童小说小《心声》。(板书文题、作者)二、了解相关资料:作者简介:黄蓓佳,1955年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县。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2年毕业被分配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次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1972年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并发表处女作《补考》。以后陆续在《钟山》《文汇月刊》《上海文学》《安徽文学》《收获》等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夜夜狂欢》等。三、诵读,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字词。(1)注音呵斥(hēchì),纸捻子(niǎn),发窘(jiǒng),抽噎(yē),妒忌(dùjì),沙哑(yǎ),桢(zhēn),发颤(chàn)。(2)释义呵斥:大声斥责。琅琅:象声词,金石相击的声音、响亮的读书声音等。沙哑:(嗓子)发音困难,声音低沉而不圆润。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2.学生速读全文,梳理并简要概括小说主要情节。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归纳:小说的情节可以分为四个主要内容:(1)李京京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2)李京京在树林中练习朗读,想起自己和万卡相似的遭遇,心里难过悲伤;(3)李京京纠正同学朗读的错误,被同学嘲笑,他倍感委屈;(4)李京京在公开课上终于得到了机会,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小说。3.教师组织学生复述课文。示例: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一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嘲笑。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自己的心声。4.学生配乐角色诵读课文,揣摩、感悟小说的人物形象。思考:(1)万卡的故事为什么让李京京感动?(2)你喜欢小说中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吗?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3)文中对程老师着墨不多,但性格鲜明,请你就她安排公开课的一系列表现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回答,教师点拨:(1)文中的李京京从小和父母分离,跟乡下的爷爷住在一起,内心认同于淳朴的乡村文化;而回到城里后,目睹父母时常吵架,感受不到家庭的关爱,时常成为父母不和的牺牲品,幼小的心录蒙上挥之不去的阴影。与作品中万卡的境遇相似的身世遭逢,使他对万卡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是他极力要朗读《万卡》的原因,也是他的感情朗读能征服大家的原因。(2)独特的成长背景造就了李京京沉郁、倔强、认真的性格。他对乡下的爷爷和小伙伴满怀真挚感情,总是沉湎在过去幸福快乐的生活中,借此逃避灰暗的现实;小说《万卡》引起他强烈的共鸣,他要以此发泄心中的郁闷,所以他对朗读课文无比执著。老师以他嗓音不好为理由拒绝了他的要求,既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又使他感到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和压抑。但是李京京又是一个善良自强的孩子,他并没有因此和老师同学反目成仇,而是一个人去努力;他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