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多村小康建设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当多村小康建设发展规划.doc

当多村小康建设发展规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当多村“联村连户,为民富民”行动五年发展规划(2012年—2016年)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当多村与全县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特制定本规划。一、基本情况当多村委会位于益哇乡政府西北部,距乡政府22公里处,东北与扎尕那村委会接壤,西接四川占哇乡,属少数民族行政村。当多村委会地势衬凹形,北高南低,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在6.7℃以内,年平均降雨量为620毫米,无霜期120天左右。全村耕地面积1650亩,本村农作物主要以青稞、大豆为主。牧业主要养殖牦牛、偏雌牛,全村共有各类大小牲畜2693(头、匹、只),是典型的半农半牧区。经济来源主要以农、牧和外出务工为主,人均纯收入为1990元/年。全村辖有普来村、当多村、刀拉村、高哇村、尼哇村、刀代卡村、普欠村、下吾那村、白云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134户人,总共861人,其中贫困户80户、低保54户、五保4人。全村共有党员41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2人,小学文化程度55人。当多下吾那村在距离当多村委4公里的一个山沟里,全村有20户136人,其中贫困户16户、低保6户;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34.81亩,农牧民人均收入1750元/年。至今未解决通往本村主要道路的硬化工程及自来水工程。尼哇村,全村20户133人,其中贫困户11户、低保9户,粮食播种面积285.08亩。至今未能解决人畜饮水和村内的排污工程。高哇村共有7户56人,其中贫困户5户、低保2户,全村拥有耕地面积114.69亩。至今未能解决人畜饮水和村内的排污工程。普来村共有10户72人,其中贫困户5户、低保6户,耕地面积204.4亩。全村人畜饮水问题急需解决,消防设施落后。刀拉村共有13户78人,其中贫困户6户、低保6户,五保户1个,耕地面积172.2亩。全村至今没有完成村巷道硬化工程,人畜饮水和村内的排污、排水工程急需解决.当多村共有33户189人,其中贫困户20户、低保11户,五保户2个,耕地面积531.51亩。全村至今没有完成村巷道硬化工程,人畜饮水和村内的排污、排水工程急需解决,还需修补山洪防护堤。白云村共有15户104人,其中贫困户8户、低保7户,耕地面积341.25亩。未能解决自来水工程和排污工程。刀代卡村共有10户58人,其中贫困户6户、低保4户,五保户1个,总共有耕地212亩,全村人畜饮水问题急需解决,消防设施落后。普欠村共有6户35人,其中贫困户3户、低保3户,总共有耕地94.66亩,全村人畜饮水问题急需解决,消防设施落后。二、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任务、发展现代农业这一基本方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根本目标,以开展“双联”行动为契机,突出项目带动抓基础,扩量提质抓果业,培育市场抓商贸,强化培训抓劳务,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壮大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当多村与全县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三、基本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和农田生产能力核定全村承载量和人口居住量。2.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统筹发展全村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3.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全村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4.坚持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从农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分年度逐项推进。5.坚持依靠农民、多方支持的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小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时积极争取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四、目标任务总体目标是:到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到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通过九年时间的努力奋斗,力争实现以下六个方面的目标任务: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争取项目支持,积极开展乡村道路、移民搬迁、危房改造、农村能源、小康屋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改造危房40户。到2016年,,整修山地1100亩,修建小康屋75户,建成沼气50座,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以上,宽带入户率达到50%以上,太阳能热水器入户率达到80%以上,95%以上的农户住上小康屋或文明生态家园。3、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农民技术培训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设施,广泛开展果树种植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政策、法律、道德、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技能和外出务工技能。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和“和谐五星”创评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树立新风尚,建设新农村。到2014年,举办各类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