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01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doc

01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章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WPW综合征几个概念预激波(δ波)定向(图1-1)将具有预激特征得QRS综合波起始部40ms规定为δ波δ波正向用“+”表示,指δ波位于基线以上δ波负向用“﹣”表示,指δ波位于基线以下δ波在等电位线用“±”表示,指与有明确预激导联同步记录得QRS波无δ波、δ波双相或δ波起始时偏离基线而在QRS开始之前又回到基线图1-1δ波极性判断模式图左:δ波正向用“+”表示中:δ波负向用“﹣”表示右:δ波在等电位线用“±"表示旁道位置对预激程度(δ波大小)得影响(图1-2)左侧旁道预激程度小,δ波窄小,QRS波窄,甚至有旁道前传但瞧不到预激,因旁道离窦房结远右侧旁道预激程度大,δ波宽大,QRS波宽,因旁道离窦房结近图1-2旁道与窦房结得位置关系左侧旁道离窦房结(SN)远,右侧旁道离窦房结(SN)近旁道传导速度/房室结传导速度对预激程度(δ波大小)得影响房室结传导快/旁道传导慢时预激程度小,反之预激程度大,由于房室结传导受植物神经因素影响大,而旁道传导基本不受植物神经因素影响,因此同一预激综合征患者不同时间得心电图会有区别阻断或延缓房室结传导得药物、刺激迷走神经等抑制房室结传导后使预激程度加大或房室完全经旁道传导,有助于诊断与旁道定位胸前导联QRS波移行胸前导联QRS波移行概念主要用于右侧显性旁道定位冠状面上QRS波移行指胸前导联QRS波得R/S振幅比例得变化以胸前导联QRS波R/S振幅比=1得导联为移行导联如果某个导联R/S振幅比<1,而后面相邻得导联R/S振幅比>1,则规定QRS波移行就是在这两个导联之间关于旁道位置得定义旁道位置分区就是以X线影像为主,而不就是真正得解剖,仅对希氏束旁旁道结合局部双极心内电图,分区如下(图1-3)右侧游离壁右前侧壁(RAL):三尖瓣环12点附近(9:30~12:30)正右侧壁(RL):三尖瓣环9点附近(8:30~9:30)右后侧壁(RPL):三尖瓣环6点附近(6:00~8:30)间隔部前间隔右侧希氏束旁(RPH):右室侧,靶点图有可分辨得希氏束电位左侧希氏束旁(LPH):左室侧,靶点图有可分辨得希氏束电位中间隔右中间隔(RMS):冠状窦口上缘以上,右侧希氏束旁以下左中间隔(LMS):冠状窦口上缘以上,左侧希氏束旁以下后间隔右后间隔(RPS):三尖瓣环6点~冠状静脉窦口上缘以下左后间隔(LPS):左侧距冠状静脉窦口1、5cm以内得局限区域,向上不超过冠状静脉窦上缘心中静脉(MCV)左侧游离壁正前壁(LA):二尖瓣环正上方左前侧壁(LAL)二尖瓣环正侧壁以远,但不到二尖瓣环正前方正左侧壁(LL):二尖瓣环正侧壁左后侧壁(LPL):左后间隔与正左侧壁之间图1—3房室旁道解剖得解剖位置心脏左前斜观,将房室环分为间隔部、右侧游离壁、左侧游离壁。间隔部分为前间隔、中间隔、后间隔,前间隔分为右侧希氏束旁(RPH)与左侧希氏束旁(LPH),中间隔分为左中间隔(LMS)与右中间隔(RMS),后间隔(PS)分为右后间隔(RPS)、左后间隔(LPS)与心中静脉(MCV),右侧游离壁自上至下依次分为右前侧壁(RAL)、正右侧壁(RL)、右后侧壁(RPL),左侧游离壁自前至后依次分为正前壁(LA)、左前侧壁(LAL)、正左侧壁(LL)、左后侧壁(LPL)(MV:二尖瓣环;TV:三尖瓣环;HIS:希氏束;AVN:房室结)ﻬ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图1-4)图1-4显性旁道体表心电图定位流程图右后间隔至左后间隔有一小箭头,代表完全符合右后间隔心电图特点而成功消融部位在左后间隔;左侧游离壁旁道定位本图主要根据I、aVL导联δ波与QRS波形态,事实上与II、III、aVF导联δ波与QRS波形态关系也较密切,越偏前得旁道II、III、aVF导联δ波与QRS波越高.(+、—、±均代表δ波极性)心电图定位图例1.右侧游离壁(图1—5)图1-5右侧游离壁旁道A、B、C图分别为右后侧壁(7点)、正右侧壁(9点)与右前侧壁(10点)显性旁道12导联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均呈rS形态。随旁道位置自后至前变化,胸前导联R波移行减慢,移行导联分别为V2、V3与V4导联;aVF导联δ波左图(-)、中图与右图(±),II导联δ波左图(-)、中图(±)、右图(+)2.右前间隔(图1-6)图1—6右前间隔显性旁道A、B、C均为右前间隔显性旁道(希氏束旁)12导联心电图A图V1导联QRS呈QS、δ(-)符合右侧间隔旁道,胸前导联移行慢与aVF、II导联(+)均支持旁道位置在前;B图V1导联呈rS形态,提示右侧游离壁旁道,但就是对于aVL导联QRS呈QS形态得右侧旁道均就是右前间隔旁道;C图(本书第9章病例2)V1导联QRS呈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