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docx
上传人:骊英****bb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docx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下图)。据此完成1~3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后,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洪泽湖以东地区缺少相应的自然河道,也无对应的自然标志,B错误、C正确。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因此有划分指标依据,A错误;秦岭—淮河线属于自然地理界线,具有过渡性质,两侧地理差异不明显,D错误。第2题,长江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将江苏省划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因此苏南和苏北的划分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第3题,由于苏南和苏北以长江为界,以前的交通联系不密切,不便于两区域间的经济联系;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苏南和苏北的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答案1.C2.D3.D读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完成4~5题。4.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具有()A.整体性B.差异性C.关联性D.连续性5.造成图示两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C.两区域的人口分布差异D.两区域的文化习惯差异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发达区域向落后区域输出资金、技术和产品等,落后区域向发达区域输出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两个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反映了区域之间具有关联性。第5题,一般情况下,地理环境越优越的地区区域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两区域发展水平受地理环境差异影响。答案4.C5.A公路建设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根据交通部制定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将中国大陆的自然区划分为七个一级自然区,它们分别为Ⅰ—北部多年冻土区;Ⅱ—东部温润季冻区;Ⅲ—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Ⅳ—东南湿热区;Ⅴ—西南潮暖区;Ⅵ—西北干旱区;Ⅶ—青藏高寒区。下图为中国大陆自然区的一级自然区划图。读图,完成6~8题。6.图中七个一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指标是()A.经济发展水平B.气候C.行政区划D.地质7.图示一级自然区划对应正确的是()A.②—ⅠB.③—ⅤC.③—ⅥD.⑤—Ⅲ8.在④地区修建公路,主要考虑的自然障碍可能是()A.地震B.冻土C.泥石流D.地壳塌陷解析第6题,据材料可知,公路建设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因此自然区划分的主要指标不是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区划,A、C排除;据材料中一级自然区的名称可判断,应是根据各自然区的气候条件来划分的,B正确、D错误。第7题,据图可知,②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应与Ⅲ对应,A错误;③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应与Ⅵ对应,B错误、C正确;⑤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应与Ⅴ对应,D错误。第8题,据图可知,④对应Ⅰ,即北部多年冻土区,因此修建公路时主要考虑的自然障碍可能是冻土。答案6.B7.C8.B地坑院也叫地窖,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就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个孔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呈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据此完成9~11题。9.地坑院反映的当地环境是()A.土层深厚B.冬暖夏凉C.降水稀少D.木材短缺10.右上图中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的砖墙的主要作用是()A.挡风B.防水C.阻沙D.遮阳11.地坑院可能位于()A.陕西省B.黑龙江省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福建省解析第9题,地坑院是人们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建设的传统民居,说明当地土层深厚,A正确;这种民居的优点是冬暖夏凉,但当地环境并不是冬暖夏凉,B错误;虽然当地降水较少,但地坑院体现不出来,C错误;这种建筑也不能体现当地木材的丰歉程度,D错误。第10题,虽然当地年降水量较少,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暴雨,人们在地坑院出入通道周围修建砖墙主要是为了防水。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地坑院不可能位于降水丰富的福建省和黑龙江省,也不可能位于气候干旱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可能位于黄土高原,A正确。答案9.A10.B11.A我国某一综合考察队沿图中虚线从①地出发,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1 多种多样的区域课后作业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1 多种多样的区域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2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星级:
1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星级:
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三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二节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修2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章 认识区域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修2
星级:
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