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膜分离1.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8.1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7章 膜分离1.ppt

第7章膜分离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目录第一节概述概述—学习要点一、膜分离概念及分类不对称膜二、膜组件平板式膜组件螺旋卷式膜组件中空纤维式膜组件三、膜分离的特点三、膜分离的特点四、发酵液中可能存在的主要成份第二节压力驱动膜过程压力驱动膜过程—学习要点一、表征膜性能的参数2、截留率和截留分子量截留分子量二、影响截留率的因素3、操作条件极化边界层产生三、微滤膜微滤膜特点微滤膜特点四、超滤膜超滤和微滤分离机理五、反渗透Reverseosmosis,RO反渗透技术所分离的物质的分子量一般小于100,操作压力为110MPa。反渗透膜大部分是复合膜,即膜的表面分离层和它的支撑层的化学组成不同。孔径0.21nm,可截留溶质分子。在海水和苦咸水的脱盐淡化、超纯水制备、废水处理等方面,反渗透技术有其他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制备反渗透膜的材料主要有醋酸纤维素、芳香族聚酰胺、聚苯并咪唑、磺化聚苯醚、聚芳砜、聚醚酮、聚芳醚酮、聚四氟乙烯等。反渗透膜的分离机理至今尚有许多争论,主要溶解-扩散模型和优先吸附-毛细孔流动模型。溶解扩散模型适用于无机盐的反渗透过程,对有机物优先吸附-毛细孔流动模型比较优越。溶解-扩散模型(无孔学说)如果毛细孔直径恰等于2倍纯水层的厚度,则可使纯水的透过速度最大,而又不致令盐从毛细孔中漏出,即同时达到最大程度的脱盐。六、纳米过滤(nanofiltration,NF)纳滤膜的特点纳滤的应用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有: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微滤特别适用于微生物、细胞碎片、微细沉淀物和其他在“微米级”范围的粒子如DNA和病毒等的截留和浓缩。超滤适用于分离、纯化和浓缩一些大分子物质,如在溶液中或与亲和聚合物相连的蛋白质(亲和超滤)、多糖、抗生素以及热原,也可以用来回收细胞和处理胶体悬浮液。反渗透适用于海水脱盐、超纯水制备,从发酵液中分离溶剂如乙醇、丁醇和丙酮以及浓缩抗生素、氨基酸等。压力驱动膜第三节电推动膜过程二、离子交换膜的工作原理三、电渗析技术应用领域第四节其他膜分离过程一、透析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透析特点透析应用透析的装置用50%乙醇慢慢煮沸一小时;再分别用50%乙醇、0.01mol/L碳酸氢纳溶液、0.001mol/LEDTA溶液依次洗涤;最后用蒸馏水洗涤三次。透析过程注意事项二、渗透气化三、膜亲和过滤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亲和膜分离微孔亲和过滤过程(仅分离目标物)四、膜的污染及清洗1、减轻膜污染的方法2、膜的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