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小学2011学年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补充意见.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浣纱小学2011学年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补充意见.doc

浣纱小学2011学年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补充意见.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浣纱小学2011学年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补充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市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有关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浣纱小学三年(2010—2012学年)学校发展行动计划》为指针,以“科研兴校”为发展宗旨,以促教师内涵发展,促学习方式转变,促教育质量提高、建数字化校园为目标,坚持规范、传承、融合、创新的教研理念,坚持质量为核心、教学为中心、课堂为重心、管理为轴心的工作思路,发挥研究、管理、服务、引领的教育教学职能。二、工作目标规范课题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特色科研,努力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加强队伍建设,大力促进教师业务素养。依托团队组织,全面发挥教研组织作用。三、具体工作(一)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学年学校研究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做好、做实省级课题《基于教学实践知识积累和应用的小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后续研究工作,对四项绍兴市级课题进行重点关注,注重过程研究资料的积累,争取能在结题中取得好成绩。同时我们将充分借助教师教育学分制、中心学科小组促使教师实践知识获得积累和应用,逐步使普通教师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抓过程管理,课题研究必须留下必要的材料,坚决避免“开头轰、中间松、结尾空”的形式主义倾向,确保研究有实效;抓好研究的成果推广,结题时要有成果汇总。做好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工作、过程管理及结题工作的指导,以及为各课题小组的研究做好服务工作。(二)学习培训,夯实教师素养积淀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的精神,扎实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督促、服务工作,搞好统筹安排,使每位老师都能在5年一周期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专业培训。积极策划校本培训,规范开展校本培训活动,规范管理教师校本培训学分。抓好名师、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教科研青年骨干、学科带头人等学校骨干的学习工作,学政治、学业务、学理论,充分优化浣纱小学教师队伍,通过举办外出培训、现场观摩、专题讲座、观点报告等,做好教科研知识和方法的校本培训。重视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专题培训的规范和有序进行,为争创数字化校园做好软件应用的人才保证。开设学习2011版课程标准专题网站,向每位教师免费发放2011版课程标准书籍,组织学习课标、撰写体会等活动,以促进教师对2011版课程标准的深入理解和学习;为每位教师免费订阅教育教学杂志,向教师赠送各类有益思想的书籍杂志、开发阅览室、图书室等方法拓宽教师阅读视野,提高教师阅读兴趣,促使教师阅读,读厚自己。继续开展青蓝团队学习活动,打造青年教师学习型团队。学习内容有学校专门安排的导师讲座、备课、研课,阅读教育教学杂志,写教育教学博客等。(三)交流展示,推动师资整体优化一直以来我们学校在师资培训方面做得很出色,如何在现有培训成绩上继续寻找突破是本学年的一项重要工作。1.继续开展浣纱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展示活动。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再探新思路、新方法,完成“第八届教师专业发展展示活动”的其余活动。如录播课堂细诊断活动、名优教师展示,三年及以下教龄教师业务过关活动、教研组内活动等。其中录播课堂细诊断活动,总结上学期工作经验,更规范开展该项活动;组织开展新教师过关活动,三年及三年以下教龄教师自行申报过关项目,由学科过关评估小组对过关对象进行各个过关项目的审核评定,结合平时的随堂听课、常规检查、师徒结对情况,确定当年新教师过关项目。结合录播课堂细诊断活动,开展好教研开放日活动和异地网络教研活动。2.切实利用好业务学习时间,开展教师读书报告会活动。为使老师们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能树立“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思想,在课余,在闲空时间多捧书本,多进行读书的心得交流,以此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在过去的一学期内,我们开展了异彩纷呈的读书报告会活动。本学期将再接再厉,继续开展该项活动(活动安排另行通知)。3.开展名师培养工程,着力培养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继续参加培训,语文、英语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以点带面,发挥出辐射作用。结合学校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成立新一轮的中心学科小组(语文、数学),成员每周一个下午集中研讨课题,解决教学问题。4.借助教育共同体,共享教育资源,实现共同提高。为能使我校与岭北镇小、城南小学的教育共同体实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以确保该组织的功能得到更极致的发挥,能使我校老师从中获得更多的专业成长,上一学期,由教科室牵头借助学校录播教室,开展了异地教研活动。在同一时间段,在不同的学校,三校老师们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来,从而吸收他校的教学之长,补我教学之短,相互合作,共享三赢,本学期,我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再探新路,继续组织活动。5.做好校本课程教材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