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园本课程修订改造郑敏2012、1中(一)班活动名称:打击乐——萝卜谣设计思路:•背景分析:幼儿到了中班,节奏感明显增强,“萝卜谣”是从故事中延伸出来的一首节奏儿歌,它有趣、诙谐、简单、明快,特别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我选择这首童谣作为素材,在音乐活动中,利用节奏谱提高幼儿对音乐节奏的理解能力以及自由选择节奏乐器,并根据音色为节奏儿歌配器,从而有兴趣地创造性地用音乐来表现这首童谣。•设计亮点:1、在情景活动中,通过看看、敲敲、打打,引导幼儿为这首童谣配上各种节奏和各种乐器。2、在幼儿间的理解、讨论、互动中,引发幼儿共享思维,感受节奏儿歌的韵律之美。3、充分利用了手偶、图谱、头饰、各种打击乐器、与儿歌内容相同的各种场景,牢牢的吸引住了幼儿的眼球,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节奏的学习之中。活动目标:1、初步尝试用节奏语言表现儿歌,并根据音色为节奏儿歌配器。2、结合儿歌有趣、诙谐的特点,利用图谱提高幼儿对音乐节奏的理解能力。3、感受节奏儿歌的韵律之美,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活动准备:1、打击乐器若干(小铃、木鱼、沙球、大鼓)、节奏图谱2、场景图(菜地、水笼头、菜刀、炒锅)、小兔手偶、活动过程:复习节奏儿歌:1、出示小兔手偶:看看是谁来了?2、前几天,老师讲过一个什么故事给小朋友听?(小兔吃萝卜)3、这个故事有趣吗?哪些地方有趣?二、看节奏图谱念儿歌:(一)幼儿边讲故事的内容,教师边出示节奏图谱。1、今天,小兔又想吃萝卜了,它先做什么事?(小兔先来到了菜地里,拔萝卜)怎么拔?(拔萝卜|拔萝卜|用力|拔—|)2、拔完萝卜,小兔就怎么样了?(抱着萝卜回家,开始洗萝卜了),小兔是怎样洗萝卜的?(洗萝卜|洗萝卜|哗啦啦啦啦|哗啦啦啦啦|)3、接着呢?(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切切切|)4、哦,萝卜的味道好香哟,我要吃萝卜了,(不行不行,萝卜还没有烧过呢,小兔吃了会生病的)那该怎么办?(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炒炒炒|)5、现在,能吃了吗?味道怎么样?(味道好极|了—|)6、我怎么觉得这萝卜味道有些淡,是不是忘了放调料了,我们往萝卜里放一些调料,好吗?(二)幼儿看节奏图谱再次念儿歌。1、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看节奏图谱念儿歌。拔萝卜|拔萝卜|用力|拔—|洗萝卜|洗萝卜|哗啦啦啦啦|哗啦啦啦啦|切萝卜|切萝卜|切切切|切切切|炒萝卜|炒萝卜|炒炒炒|炒炒炒|味道好极|了—|2、这次,味道怎么样?(确实味道好极了)三、乐器配音:想不想用小乐器来为这首儿歌配音,幼儿讨论:拔萝卜可以用什么乐器表示?(大鼓:力气很大才能拔起来)2、洗萝卜呢?(小铃:水龙头的声音:哗啦啦啦)3、妈妈切萝卜时,会发出什么声音?(笃、笃、笃,用木鱼:把萝卜切成一段一段的,切切切)4、切好萝卜,我们要炒萝卜了,炒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兹、兹,用沙球对了,炒的时候我们要用力一些,炒炒炒,才能把萝卜炒熟)哇,萝卜炒好了,我们大家一起吃吧(一起演奏)(味道好极啦!)四、按场景用打击乐器为儿歌伴奏:(菜地、水盆、菜板、炒锅)1、小乐器选好了,想不想大家一起来表演,我们这里有四个场景,看看分别表示什么?(拔萝卜、洗萝卜、切萝卜、炒萝卜),请想拔萝卜的小朋友站到“菜地”里,洗萝卜的小朋友站到水盆边,切萝卜的小朋友站到菜板后,炒萝卜的小朋友站到炒锅旁边,要记住最后一句“味道好极了”,我们一起打节奏哦。2、请四位能力较强的幼儿先来表演(幼儿看节奏图谱进行演奏,教师指挥。)3、全体幼儿选择场景进行表演。(教师指挥)4、交换场景再次进行表演。5、下次,我们在表演给弟弟妹妹看,好吗?活动反思:在音乐活动的教学过程中,节奏的学习一直是不容易的难点,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我充分利用了手偶、图谱、头饰、各种打击乐器、与儿歌内容相同的各种场景,牢牢的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节奏的学习中,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活动“萝卜谣”主要借助乐器作为艺术表现形式,把活动的落点落在“乐器操作”上,活动中,我通过乐器操作这一载体,鼓励幼儿观察、思考、探索,从中自主获得发展,他们对乐器的感知和经验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平时的预设系列活动而达成的,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积累了节奏和乐器操作的经验,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得到发展,以下是我此次活动的点滴体会:情景性:整个活动贯穿于情境中,情景的完整保证了活动的实效,幼儿参与欲望得到发展。难点的直观性:在活动中出示的节奏谱能帮助幼儿解决童谣里不同节奏变化的困难,节奏谱不仅能让幼儿更快地解决困难,也让教师能达成此次活动的教学目标。问题的开放性:在活动中,选择小乐器和小兔吃萝卜的各种环节配对的时候,注重乐器配对的合理性,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