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怀古》教案.docx
上传人:小代****回来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7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赤壁怀古》教案.docx

《赤壁怀古》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赤壁怀古》教案《赤壁怀古》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赤壁怀古》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赤壁怀古》教案1学习目的:1、感受苏词豪放的风格;2、理解宾主互衬,虚实相衬的写作特点;3、初步鉴赏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风。学习设想:本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体现了苏词的豪放风格。学习中通过配乐朗诵,视频展示、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充分感受豪放的情调。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点拨本词的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等。拓展部分安排与柳永的《雨霖铃》比较,再通过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通过在咖啡屋或讨论区展开讨论,讨论两派词风的差异。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步骤:一、导入以图片“东坡肉”引入,介绍这道菜的来历与创作这首词的相关资料。然后品味学过的东坡诗词中名句:(《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惠崇《春江晓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齐读的过程中,进入词人的创作情景。二、解读课文1、整体感知以一段配乐朗诵的视频导入,让学生在听配乐朗诵过程中,加上赤壁图画、三国人物的.不断切换,在悲怆、悠长背景音乐中,徐徐响起略带深沉的朗诵,学生渐渐收起了脸上的微笑,若有所思的模样。画面上出现惊涛拍岸壮阔图画,三国人物登场的时候,联系着词的内容,学生的脑海里开始联想到当时的战争情况。这样,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充分感受到了苏词豪放的词风特点,为下面的深入鉴赏奠定了基础。2、题解介绍词的有关常识,学生利用老师下载的网页自主学习作者生平、有关创作的背景等知识。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写作背景:《念奴骄》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3、集体诵读诗词鉴赏离不开诵读。诵读不仅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语言的品味,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风格的体会,从而领悟诗词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而且可以增强语感,激发感情,在感受天才的想像魅力的同时,滋润自己的想像力。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4、分析豪壮情调的表现:①赤壁景物的描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句中哪些字传神?明确:回答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我展示了一幅幅大江惊涛拍岸的图片。在形象的图片启发下,学生较好地领会了:一个“浪”字传神,既是长江之浪,又喻历史长河之变幻,勾联起长江与千古风流人物,让人联想起滚滚历史长河,忆起千古风流人物的业绩;而一个“淘”字,既形象又表露出诗人的感情。对词的开头三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人评价很高,说它不同凡响。明确:苏轼这三句,不仅写出了长江奔流的气势,而且将写景与写人融合为一,形象地写出了历史的流逝,抒发了诗人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怀念。②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5、分析艺术表现手法:映衬①实景和虚景相互映衬②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映衬三、拓展训练1、感性认识:与柳永的《雨霖铃》和苏轼的《江城子》两首婉约词对比2、上网浏览:按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上网查找和品读有关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3、在咖啡屋或讨论区:讨论两派词风的不同四、教师点评,布置作业。作业:写一篇文学评论《“豪放派”之我见》或者《“婉约派”之我见》《念奴娇》教学流程图:(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学习目标1)(提供资源)(实现学习目标1)(实现学习目标2)(实现学习目标3)(协作学习)(拓展思维)《赤壁怀古》教案2一、教学目的: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3、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二、教学设想:1、通过诵读、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深厚独特的艺术魅力。2、注重古典诗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科学地品评课文,真正领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