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lanning城镇规划小城镇空间优化初探——以诸暨市安华镇总体规划为例徐珏燕楼志坚陈迪锋摘要:目前我国小城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空间形态急需作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本文在诸暨市安华镇总体规划的实践中,在城镇发展方向、空间结构、用地布局等方面对小城镇空间形态优化和调整做出了初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城镇空间形态是城镇各物质要素构成及其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它是城镇自然环境与景观、城镇发展因素与动力、城镇结构与功能、城市规划师与管理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浙江省在工业化过程中固有的历史和特点,小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已经形成一条具有特色的小城镇城镇化道路。目前,小城镇空间结构正处于加剧变革和新旧交替的时期,空间形态变得复杂和无序,适时地开展研究,运用规划的技术手段优化小城镇空间形态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安华镇空间形态的现状与历史(一)镇区现状及空间布局安华镇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西南部,地处诸暨、义乌、浦江三县市要冲,城镇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镇区现状用地被自东向西的浙赣铁路、大陈江、杭金公路和杭金衢高速公路划分成四个长条形地块,现状镇区位于浦阳江以南、大陈江以东、铁路以西的区域内,是在安华村、河汉村两个村庄聚落的基础上演化形成的。镇区居住空间即围绕这两个村庄形成主体,居住形态多为转型自农村的联立式低层住宅和部分多层公寓住宅。位于现状居住片区东南侧的是镇中学、政府、派出所、集市和停车场,构成了镇区中心区的主体;镇区商业沿地块东侧城南公路呈“两层皮”分布,为多层住宅底商的形态;大陈江西侧地块是已经出让的工业居住用地。镇区总体功能布局较为杂乱,空间形态呈现出追随市南公路、双楂公路和杭金公路的“马路经济”型的“H”形空间结构(图1、图2)。(二)镇区形态演变及存在问题镇区空间形态的发展方向经历了一个先东后南,而后向西的历史演变过程。解放初期,由于城镇规模较小,对外交通以火车、水运为主,安华镇结合火车站场的位置向东发展,并沿着市南公路两侧发展镇区商业和对外交通功能,形成了第一次东向发展。在双楂公路建设以后,新的行政和教育功能开始向图1区位图36小城镇建设2006/6Planning城镇规划南拓展,这一时期由于工业发展缓慢和受铁路线路的限制,南向发展成了主导方向。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镇开始追随杭金公路向西跨江布置工业用地。由于这一时期村镇工业的初步发展和对外交通以机动车为主,形成了“四轴四片,双心联动”的复杂空间结构,导致了镇区向西蔓延。由于长时期在城镇空间发展方向上的不明确,镇区用地混杂,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使新的工业项目失去了发展的余地。城镇道路日益跟不上交通发展的要求,对镇区形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旧镇区因指导思想不明晰,拆ǜ脑炖阎刂兀?发展空间容量受到限制;由于基础设施不足和环卫设施的残缺,三废污染严重,居住生活质量下降,使城镇各项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二、空间形态调整背景(一)宏观背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构筑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的发展要求,可持续发展观、城镇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已融入镇区的发展理念。镇党委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发展观来指导加快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二)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诸暨市城镇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入快速成长期,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已使诸暨跻身于省内经济发达县市,未来城乡一体化趋势明显;同时与安华相连的义乌市经济增长强劲,已经形成规模化的华东地区小商品流通市场和物流中心。省与市的区域发展战略为镇区空间形态调整提供了新的契机。(三)区域经济、交通条件的变化安华镇经济发展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工业区建设进展良好,工业整体质量提高显著,已经形成了以袜业生产为特色的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不断图3土地利用规划图图2规划现状图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要求,以科学的增强。区域内杭金衢高速公路的建成、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完成和诸暨至安华快速路的定线和施工将使镇区对外交通通达性显著提升,这为镇区空间形态的优化提供了条件。(四)求实、节约的城镇建设要求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要防止脱离实际的盲目扩张,同时要追求高起点与科学性的统一,动态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使空间形态能够符合镇区居民的需求与愿望,更加贴近客观要求。在这种宏观背景和指导思想下,镇区空间形态急需作出调整与优化。三、城镇形态调整策略(一)“西抑东进,先南后北”的方向策略历史上的安华镇集中在大陈江以东条块内发展,小城镇建设2006/637Planning城镇规划随着工业经济的增长,整个工业用地趋向于向南和跨越大陈江向西发展,形成了跨越大陈江西侧工业园区的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西蔓延,形成跨越杭金公路的发展方向,并与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