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辛亥革命-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ppt
上传人:小凌****甜蜜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案2-辛亥革命-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ppt

学案2-辛亥革命-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案2辛亥革命学习·探究区学习·探究区(3)军事基础:同盟会发动等武装起义。(4)思想宣传:湖北革命团体和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的努力。(5)有利条件:1911年兴起,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四川的保路运动,为起义提供了机会。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次日,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深度点拨归纳总结二、中华民国的建立重点精讲探究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五十三条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3)《约法》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什么进步意义?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使的观念深入人心。(4)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易混易错重点精讲探究点辛亥革命的影响(2)为什么说革命派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反馈·训练区11111教材问题解答自我测评(教材)1.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党人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等等。2.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不成熟,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1)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推翻清朝统治就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中华民国也就是一劳永逸地实现了“建立民国”,三民主义只剩下平均地权有待奋斗。因此,他们认为应该争取同是汉族、又不乏开明之誉的袁世凯。(2)资产阶级平时不注意发动群众,自己无法巩固政权,只好寄希望于袁世凯讲求诚信,甚至幻想帝国主义来制衡袁世凯。从客观原因来讲,袁世凯伪装得较好,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认清其反革命的本质。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两句名言蕴涵的道理主要是:做事情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顺乎天理”)、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适乎世界之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应乎人情”、“适乎人群之需要”),做一个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具备世界意识(或称国际意识)的、代表人民利益的不屈不挠的实干家(“决志行之”)。这两句话是孙中山一生的写照。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既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也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更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个在中国提倡民主革命的人,他站到了时代潮流的前面;孙中山是一个意志顽强的实干家。学生能围绕其中一个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就可以,关键在于确有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