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百字歌.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草书百字歌.doc

草书百字歌.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第一页:草诀百韵歌(标题)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亳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标题下四句为一首五绝。第一句说的是写草书难,要写好草书更难。第二句是讲草书的形态,草书在书法艺术中以最具韵味的抽象形式,表现了最生动的意象和境界。草书犹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惊蛇入草......所有这些都在草书人的笔端强劲地表现出来。第三句说的是写草字要有法度,即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点之差就是二个不同的草字,笔画的长短也可以改变一个草字,但这些都有它的判别方法,而更重要的是第四句,即草书写得好坏在于其体势,体势要圆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势,气势不好就是笔法再好也不是好作品。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盖头无左畔,之趬缺东边。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第二页:(1)有点方为水;(2)空挑却是言;(3)绵头无左畔;(4)辵遶阙东边;(5)长短分知去;(6)微茫视每安。----------------------------------------------------------------第一句:上面有点,下面竖右挑,才是三点水旁;第二句:竖画右挑,却是言字旁第三句:宝盖头音绵,写宝盖头时,不必写左边那一点;第四句:辵读音绰,遶同绕,写走之底时,只要在左边竖下右绕即可;第五句:知和去两个字很相似,但其区别在于最后横画的长短,长的是知,短的是去;第六句:每和安两个字相类似,要注意两个字区别的地方。步观牛引足,羞见羊踏田。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十朱知奉己,三口代言宣。第三页:(1)步观牛引足;这一句说的是“步”字的写法:先写牛,至末笔转左下撇出;(2)羞见羊踏田:这一句说的是“羞”字的写法:先写羊,连笔在下写田字即成;(3)六手宜为禀:这一句说的是“禀”字的写法:上写六,连笔下写手〔在我编著的《草诀三字经》为”六手禀〃〕;(4)七红即是袁:这一句说的是“袁”字的写法:上写七,连笔下写红〔《草诀三字经》为”七红袁〃〕;(5)十朱知奉己:这一句说的是“奉”字的写法:上写十,下写朱,十的第二笔和朱的第一笔共用〔《草诀三字经》为”十朱奉〃〕;(6)三口代言宣:这一句说的是“言”字的写法:上写三,下连笔写口〔《草诀三字经》为”三口言〃〕。左阜贝丁反,右刀寸点弯。曾差头不异,归浸体同观。孤殆通相似,矛柔总一般。第四页:(1)左阜贝丁反:这一句说的是左耳旁和背字旁的写法:只要把丁字反写即成;(2)右刀寸点弯:这一句说的是右边刀旁和寸字旁的写法:上为一点,下为横折钩;(3)曾差头不异:这一句讲“曾”和“差”字的共同点,即上半部的写法相同;(4)归浸体同观:“归”和“浸”两个字右半部写法相同;(5)孤殆通相似:“孤”和“殆”两个字很相似,左旁写法相同右旁一点之差;(6)矛柔总一般:“矛”和“柔”两字只一点之差.采夆身近取,熙照眼前看。思惠鱼如画,禾乎手似年。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1)采夆身近取:“夆”音逢,“采”和“夆”两个字写法几乎一样,头一样,身体有点不同;(2)熙照眼前看:“熙”和“照”两个字,好好看看,有何不同?不同在上部左边(3)思惠鱼如画:“思”、“惠”、“鱼”有和“画”字相同部分,可大不相同,注意区别;(4)禾乎手似年:“禾”、“乎”、“手”字和“年”字也相似,只有第一二笔相同,后几笔不同;(5)既防吉作古:不要把“吉”字写成“古”字,这两个字的差别在于中部;(6)更慎达为连:写“达”和“连”字要慎重,其中部写法不同宁乃繁于叔,侯兮不减詹。摄称将属倚,某枣借来旋。慰赋真难别,朔邦岂易参。第六页:(1)宁乃繁于叔:“宁”字和“叔”字差不了多少,只是写“宁”字第一笔要多一个右钩,似乎繁了一点;(2)侯兮不减詹:写“侯”字不比“詹”字简单,只是一笔成而已;(3)称摄将属倚:“称”、“摄”两字,尽管右边相同,左旁还是有差别;(4)某枣借来旋:“某”和“枣”字借“来”字转变而成;(5)慰赋真难别:“慰”和“赋”这两个字写法几乎一样,但细看还是有差别的;(6)朔邦岂易参:“朔”和“邦”字简直是一样写法,能参得透吗?之加心上恶,兆戴免头黾。点急堪成彗,勾于认是卑。乡卿随口得,爱凿与奎全。玉出头为武,干衔点是丹。第七页:(1)常收无用直:“常”字的末笔不必用竖画,只要用点就行了;(2)密上不须(绵):即写“密”字不需要写宝盖头;(3)才畔详牋牒:“牋”和“牒”字的“片”字旁可用堤手旁;(4)水元看永泉:写“永”和“泉”字,“水”字是根本,两个字都含有“水”字,只是字头不一样而已;(5)柬同东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