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商务礼仪”讲究“学用并重、形神兼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学习“商务礼仪”讲究“学用并重、形神兼具”.doc

学习“商务礼仪”讲究“学用并重、形神兼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商务礼仪”讲究“学用并重、形神兼具”我们都知道礼仪修养好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受到他人的喜欢和尊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我了解的不多不全面,为了让自己的精神面貌有所的提升,对今后的人际交往及工作有所帮助,所以我选修了《商务礼仪》这门课,并认真的听了杨老师的每一堂课,觉得受益匪浅,同时也深刻的体会到学习“商务礼仪”讲究“学用并重、行神兼具”。孔子日:“不学礼,无以立”。《晏子春秋》上记载着“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可见古人是多么的重视礼仪,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国素来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了。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外事交往增多。了解礼仪的内容和要求,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则显得尤为重要。引用金正昆教授的话说“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而商务礼仪,顾名思义,指的是商务活动中的礼仪规则。不管哪一门科学都有它的理论,并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后付诸实践才能更好的掌握它。礼仪还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就强调了不仅要学习,还要通过较多的实践才能较好的掌握。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把事情做好。就如上课时,杨老师教大家打领带,在示范了好几遍以后,大家都觉得很简单,一听就会,一看就懂,但自己动手时就显得那么的笨拙。多练几遍后就好多了,确实是“孰能生巧”。上课学到的东西,比如杨老师提到的名片的制作和使用,如果课后不亲自去做一下就很容易忘记,通过“用”(即为实践之意,即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就能加深对这一实践的记忆,甚至成为永久的记忆。而如果上课学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又是错误的,在日常生活中却不对自己身上存在的错误行为加以改正,否则就等于白学了。曾经看到一遍强调幼儿教育的文章,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学到的东西并不少,而且很多东西在儿时就知晓了。但我们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而没有把礼仪贯穿到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去。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学习了商务礼仪,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学过有什么区别!要知道我们是大学生,应该要有较高的修养与素质,我们不应该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我们要实践礼仪,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学用并重”。“礼仪强调交往中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提到技巧性就不得不说学习礼仪除了要讲究“学用并重”之外,还应讲究“行神兼具”。老师说过:礼仪有时就是用来对抗人的本能的需要的,是可爱的虚伪。那么怎么样的“虚伪”才会让人觉得“可爱”呢。这里头的技巧或说艺术就是“行神兼具”了。就拿客人要离开时来说吧,我们作为主人一定要适当的说一些挽留的话,你可能会说:“没关系,再坐一会吧。”如果你只顾做自己的事,没有眼神的交流,或连头都不抬起来一下就把这句话蹦出来了,客人就会觉得你根本就不是热情,而是虚伪,巴不得我走吧,以后都不想来你家了。让客人有这种想法的话就太失败了,如果他是你的顾客,我想损失就大了,所以即使是一件很小的事都不可以随便的敷衍过去,不仅动作,姿态连表情也要做到位,才能让别人有被尊重的感觉,有继续跟你保持联系,更深入的了解对方甚至合作的愿望,起到礼仪应有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适当的打扮一下,会为自己产生积极的宣传效果,不仅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还能提高自信心。但如果一个人举止粗俗、出口成脏,那么即使有姣好的容貌、亮丽的服饰、漂亮的打扮也会让人感到华而不实、矫揉造作。反而成了活生生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例子。所以,光有外表而没有内涵的人,不仅不会产生美感,有的时候还会让自己的形象在别人眼中大打折扣。正如《论语.雍也》篇中所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一个人若仅品格质朴,而不注重礼节仪表,就会显得粗野;若只注重礼节仪表,而缺乏质朴的品格,就会显得虚浮。只有外在仪表同质朴的品格结合,才算得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这又让我想到了一个人的气质,也许她的容貌很平凡,但通过她优雅的举止,文明的谈吐,及恰到好处的服饰搭配,你会觉得她很有魅力很有吸引力。这就是“行”与“神”的效果。“形”是外在的,而“神”是内在的,但并不一定有了“行”就能显出神来。只有表现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才能传递出神,表现出神来。因此我们学习礼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