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业介绍2——国际贸易.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专业介绍2——国际贸易.doc

高考专业介绍2——国际贸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际贸易什么是国际贸易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相互依存的原因之一是我们需要与他人交换劳务与物品。家庭与家庭之间交换劳务与物品的活动就是贸易。为什么会有贸易活动呢?这是因为贸易能使每个人专门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国家和家庭一样,也需要通过交换物品与劳务,使自己从事最擅长的工作,从相互交易中获益。将这种交易扩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就是我们所说的国际贸易。我国的国际贸易活动由来已久,唐朝人就是通过丝绸之路,把茶叶、丝绸、唐三彩等中国特产运往西亚甚至欧洲,再把当地的特产运回唐朝,从中获利。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我国已经放宽了对外贸易的限制——由审批制转为登记制,国际贸易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培养什么人国际贸易专业主要培养四个层次的毕业生:熟练的贸易业务操作员、贸易理论及政策的解读传播者、贸易政策的制定者以及贸易理论宗师。绝大多数贸易专业的同学都会做熟练的贸易业务操作员。贸易业务操作员是指那些熟悉贸易流程,为企业达成外贸交易提供服务的人员。例如,企业商务谈判中熟悉贸易条款,能为企业选择适合的交易方式的人员;为企业提供包括订立运输合同,租船订舱、货物运输及装卸、出口报关报验等服务的货物代理;通过了国家报关员资格考试,帮助企业顺利通关的报关员;熟悉信用证流程,能正确审单、制单,完成信用证结算的人员等。如果一家企业到国外去进行商务谈判,主谈人肯定是这家公司的领导,谈判人员至少要包括一个技术人员——处理各种技术问题,一个财务人员——合理分析价格,一个贸易人员——具体负责合同交易条款。可以看出这一类人才都是接触最基本的实际业务,要求能够熟悉并完成某一个或某几个贸易流程,各单位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量是最大的。贸易理论及政策的解读传播者是指高校的教师、研究院,国家贸易政策解说者等。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起源于西方,约束交易的法规惯例也大多是由国际商会等机构制定的,将这些内容引入国内就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分析介绍。2007年国际商会颁布了《UCP60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就需要有学者先对这一惯例进行逐条解读,并比较其与《UCP500》的区别,然后再此基础上对实际业务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快速掌握并运用这一惯例。像海尔等大型企业更关注对国家贸易政策的解读,并会据此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保持其行列内的领先地位。贸易政策的制定者一般指在国家政府机关或民间行业组织内制定对贸易方式产生影响的政策法规的人员。例如,有人说中国的入世是政府入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因为中国政府的入世承诺并不能直接影响企业对外贸易活动,而是要通过对国内相关法规的修改和制定才能直接约束企业行为,这一过程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贸易理论宗师要对中国的贸易现状有深刻了解,在一些方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独到见解,作出理论创新,在国际上有一定的话语权,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贸易理论体系,中国现在是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这是一代人的悲哀。21世纪究竟是不是中国人的世纪?至少中国的国际贸易在国际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该在贸易方面出现理论大师。学长经验国际贸易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刚开始接触课程时,大家会比较口疼。国际贸易专业学习的内容多,既包括两国相互贸易、投资的理论解释,又包括各国为保证贸易顺利进行所制定的政策法规以及每一笔交易所涉及的方式方法。为保障贸易的进行,各国都会制定相关的国内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货物原产地条例》等。另外,一个国家参加一些世界组织或自由贸易区要做出相应的承诺,同时已经存在的贸易惯例也会对交易产生影响。而这些法规、条约、惯例、有些事相互隶属的,有些却是相互矛盾的。贸易事件不但包括经济因素,还包括政治较量、文化碰撞等,如果单从理论出发很可能得出实际相反的结论。例如,与其他国家做商务谈判时就要考虑多文化因素,如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这因素有时会超越谈判本身。英语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必备工具。很多同学毕业后要从事贸易实务工作。在工作中,从处理单据到交流,都离不开英语。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中,英语是我们深入理解贸易理论的工具。多读专业文献原文,特别是经典论文和国际惯例,是准确把握贸易理论的基础。为降低学习难度,很多学校的教材都是中文翻译的,这大体上是没问题的,但细究起来还是漏洞不断。例如,在一些很正规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2000通则》中把shipper一词翻译成“托运人”,但根据原文这种翻译不准确的,应该翻译成运输领域的专业术语“货方”,既指发货人又指收货人。再如,《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中定义了honour一词,英文的原意是“荣誉”,但在信用证实务中应该是“兑付”,由此可见,读原文才能真正把握细节。读原文的另一个好处是,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