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护理徐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112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颅脑损伤护理徐学习PPT教案.pptx

颅脑损伤护理徐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概述头皮解剖特点:①前三层紧密相连,皮下组织层内有丰富的血管,这些血管被结缔组织包绕固定,损伤后不易收缩止血;②腱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连接头皮与颅骨板障静脉的导血管行经此层;③头皮血液由颈内、外动脉的分支供应,左右各五支在颅顶汇集,且各分支间有广泛吻合,故头皮抗感染和愈合能力强。颅骨解剖颅骨解剖(三)颅底解剖颅底骨面凹凸不平,构成前、中、后三个颅窝,颅底有大小不等的骨孑L和裂隙,是脑神经、脑血管出入的管道,颅底骨折时易受损伤。颅底的硬脑膜与颅骨粘附甚紧,骨折时常被撕裂而引起脑脊液漏。(四)颅骨气窦如额窦、筛窦、蝶窦及乳突气房等,均贴近颅底。气窦内壁与硬脑膜紧贴,颅底骨折通入气窦时,相邻硬脑膜常被撕裂形成脑脊液漏,导致颅内感染。颅底内面:蝶骨嵴和岩骨嵴将颅底分为颅后窝、颅中窝、颅前窝颅底外面:前面被面颅遮盖,后部的中央为枕骨大骨。孔的前外侧枕骨髁,孔的后方为枕外嵴,其上为枕外粗隆。粗隆两侧是上项线。颅底外面有很多个孔。第二节头皮裂伤一、头皮血肿血肿位于皮下组织层之间,此层致密血肿不易扩散,体积小,周围组织肿胀增厚,触中心有凹感,血肿部位疼痛明显。皮下血肿示意图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头皮血肿的临床特点头皮血肿的处理二、头皮裂伤头皮裂伤的处理三、头皮撕脱伤部分撕脱伤头皮撕脱伤的处理第三节颅骨骨折颅盖骨折颅盖骨折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凹陷性骨折机理(图示)凹陷性骨折图示凹陷性骨折诊断凹陷骨折的手术指征颅底骨折颅底骨折三大临床表现:①脑脊液漏②迟发性的局部瘀血③相应的颅神经损伤症状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颅底骨折的诊断颅底骨折的处理颅底骨折的处理颅底骨折的手术指征第四节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与继发性脑损伤轻型:昏迷<20min,CSF、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改变。中型:昏迷<6h。轻度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无脑受压征。重型:昏迷>6h。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生命征变化明显。特重型:伤后立即昏迷,去大脑强直,或伴有其它脏器损伤、休克等,晚期脑疝。脑震荡脑震荡的诊断脑挫裂伤定义脑挫裂伤临床表现脑挫裂伤诊断6、生命体征:依病情不同可正常或有明显改变。呼吸可深而慢或浅而快,血压可升高,脉搏可快可慢,体温可高可低。7、腰穿检查脑脊液呈血性,含血量与损伤程度有关;颅内压明显增高者应高度怀疑有颅内血肿或严重肿胀、脑水肿。已出现颅内压明显增高、颅内血肿征象或脑疝迹象时禁忌腰穿。8、头颅X线摄片可发现有无骨折及部位、类型。9、CT检查:能确定脑组织损伤部位及性质,分为低密度(多在白质)和高、低密度混杂。挫裂伤区呈点片状高密度区,严重者可伴有脑水肿和脑肿胀。脑干损伤脑干损伤的症状:脑干损伤的症状:第五节颅内血肿硬脑膜外血肿临床表现与诊断CT表现和治疗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CT表现和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表现与诊断CT表现和治疗脑内血肿形成机理临床表现处理特殊部位的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颅脑损伤的处理颅脑损伤诊治要点昏迷病人的处理七点注意事项颅脑损伤的处理原则(二)特殊监测(三)脑损伤的分级(四)急诊室处理要求(五)昏迷病人护理与治疗(六)脑水肿治疗(七)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第六节神经外科病人的护理护理诊断/护理问题护理措施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拟行开颅手术的病人,病情多呈危重状态,常可伴有意识障碍、脑水肿、高热、体液过多或不足的危险。对颅内高压者应积极降低颅压;呕吐频繁者,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吞咽困难者,需防止进食时误入气管。对必须采取的措施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应向家属说明,以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3.其他有关的护理措施(1)手术病人术前做好术区皮肤护理。术前一天剃去头发,术日晨再次剃发,先肥皂水洗净头部,再用乙醇或苯扎溴铵消毒头皮,带上消毒帽。避免剃破头皮,影响手术。(2)术前禁食8h,术前晚给适量镇静安眠药,颅内高压者禁止清洁灌肠,颅内压不升高者可作小剂量不保留灌肠,术日晨遵医嘱给术前用药,去除义齿,放置导尿管,备齐带往手术室的用品。(二)术后护理1.恢复生理平衡(1)安置合适的体位术后应根据病人手术部位及方式选择合理体位。①幕上开颅术后,应向健侧卧位;②幕下开颅术后,宜侧卧或侧俯卧位,以避免手术区受压;③麻醉未完全清醒前或病情危重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头应偏向健侧,防止舌后坠,有利呼吸,尚可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和吸人性肺炎;④麻醉清酲后,血压正常者可取头高位,保持头部与躯体在同一轴线上,有利于呼吸道通畅,使口腔分泌物自然引流。床头抬高15~30。,有助于颅内静脉回流,改善脑供血,缓解脑水肿,脑缺氧,从而降低颅内压。(2)重视对比性观察,对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等,应详细而客观地观察记录,以便作对比性分析。术后6h内每30分钟记录1次,平稳后可改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