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梁板结构.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6.7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2章 梁板结构.ppt

第12章梁板结构.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2章梁板结构(girder-beam-slabsystem)1.结构形式(reinforcedconcretegirder-beam-slabsystem)什么是梁板结构体系?主要结构形式密肋楼盖:肋梁小而密,其间距一般为0.5m~2.0m;按施工方法分类1.单向板(one-wayslab)与双向板(two-wayslab)楼板被梁将板分成若干个区格,每个区格支承在梁或墙上。由于梁的刚度比板的刚度大很多,故分析板的受力时可忽略梁的挠曲变形对板的影响。因此,假定梁(或墙)为板的不动铰支座。以一块板为例,在均布荷载q的作用下若l1<<l2,而M1M2,则必须q1>>q2。如果忽略板带间扭距的影响,则两板带的跨中挠度分别为:所以《规范》规定1.长短边之比小于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设计。2.长短边之比大于2小于3,宜按双向板设计。3.长短边之比大于等于3时,可按单向板设计。2.楼盖的结构布置单向板的荷载传递路径次梁的间距决定板的跨度;主梁的间距决定次梁的跨度;柱的间距决定主梁的跨度。因此,如何选取柱网、梁的网格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影响建筑内部的美观和工程造价。3.计算简图支座简化原则对于等跨连续梁,随着跨数的增加,除边跨外,中间跨的内力的差异很小,故为了简化计算,对于跨数多于5跨的等跨、等刚度、等荷载的连续板或梁,可近似按5跨计算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时:板中跨:4.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elasticanalysis)假定梁、板为理想的弹性体,按结构力学的方法求内力。(382页附表6)在计算支座负弯矩时,可取相邻两跨的平均值(或取其中较大跨度值)计算;在计算跨中弯矩时,则取本跨度计算;当各跨板厚或梁截面不同时,但其截面的惯性矩之比不大于1.5时,可不考虑刚度变化对内力的影响,仍按表中系数计算。(2)求某跨中最小弯矩3)荷载调整,支座的刚度(stiffnessofthesupports)调整后的折算荷载为1跨1的跨中Mmax弯矩包络图4)中支座内力计算5.按塑性理论计算内力(plasticanalysis)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内力存在的问题f塑性铰与理想铰的区别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随着F1的增大,因为MB>M1,B支座首先开裂,BB降低,而“1”截面尚未开裂,故BB/B1减小。因此,MB随F1的增大的增长率慢,而M1随F1的增大的增长率快,直到“1”截面开裂。由图M–F的关系曲线可知,按弹性理论计算,M–F的关系是线性的,梁各截面的弯矩M随荷载F的增加成一定比例增大,即弯矩图形状保持不变。但随着梁受力最大截面产生塑性铰,M–F的关系呈非线性,即梁的内力产生了重分布。内力重分布的两个过程:小结影响内力重分布的因素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的适用范围弯矩调幅法设计连续梁、板下面以两跨连续梁为例说明调幅法调幅的基本原则:调幅后构件的受力应满足平衡条件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情况将式(11-2)和(11-3)合并为一个表达式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的一般原则用调幅法计算等跨连续梁、板(2)等跨连续梁各跨内及支座截面剪力6.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当求得连续板或梁的内力后,可根据经验初步选定截面尺寸进行截面设计和构造设计。在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2)板的构造要求板中的钢筋:受力筋:分离式弯起式(书上23页图11-18)分布筋:摆放在受力钢筋之上,和受力钢筋绑扎。上部构造钢筋:板端上部构造钢筋垂直于主梁板面附加钢筋每米不少于5Φ8。当多跨单向板和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正弯矩筋宜全部伸入支座;支座负弯矩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不应小于70mm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当连续板内的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当现浇板的受力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方向配置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注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放射状配置构造筋(3)使板上集中荷载能均匀传递给受力筋;(4)抵抗板长边方向实际存在的弯矩。(3)次梁的计算(5)主梁(6)附加横向钢筋1.双向板受力特征和试验结果双板受力特征受均布荷载作用的四边简支矩形板2.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单区格双向板的内力计算多区格等跨连续双向板的内力计算Ⅰ在对称荷载的作用下,所有中间支座两侧荷载相同,若忽略远跨荷载作用的影响,则可近似认为中支座截面处的转角为零,即可所有中间支座视为固定支座。对于边区格和角区格的外边界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