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礼记.杂记第二十》(教案一)广宁第一中学备课组:高二语文组授课者:【教学内容】:凡异居,始闻兄弟之丧,唯以哭对可也①。其始麻,散带经②。未服麻而奔丧,及主人之未成经③也今疏者与主人皆成之④,亲者终其麻带纽之日数⑤。【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词语,积累文言知识。2、辩证地看待礼记中的丧葬文化,并能联系实际理解当代的丧葬习俗。【教学重点】:1、疏通字词,积累文言知识。2、翻译文句,理清文意。【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往往用手足情深来形容兄弟之情,当分居两地的兄弟听到兄弟死的讣告时会怎么样呢?现在我们走进《礼记.杂记上第二十》,来了解一下里面的古代丧葬文化。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并注意读音与朗读节奏;2.学生齐读;3.梳理文段:【注释】①唯以哭对可也:因为悲痛,无暇问及其他。②散带经:散垂其腰带之麻续。孔颖达说,这是指大功以上兄弟。若是小功以下,则垂而不散。③成续;于粤说当作“成服”。今从之。据《士丧礼》,人死后的第二天小敛,第三天大敛,第四天成服。所谓成服,也就是从头到脚地把丧服穿戴齐备。④疏者:指小功以下亲属,如从祖兄弟、族兄弟。皆:通“偕”,一齐。⑤亲者:指大功以上亲属。如从父兄弟、亲兄弟。终其麻带经之日数:意谓从到家之日加麻散带算起,到第三天才成服。假若是大敛之日到家,顺沿三天,那就是要在主人成服之后的第二天才成服。【译文】凡是分居两地的兄弟,在刚听到兄弟死的讣告时,只是对着报丧者哭泣,一言不发,也是可以的。第二日就开始带孝,腰纽束腰后的多余部分任其散开下垂。如果没有带孝就回去奔丧,又正赶上主人成服,在这种情况下,比较疏远的亲属就可以和主人一道成服,而比较亲密的亲属则不行,一定要披麻散带到规定的天数再成服。4、学生在读文段,加深理解。三、合作探究:1、分居两地的兄弟,在刚听到兄弟死的讣告时,只是对着报丧者哭泣却一言不发,也是可以的呢?明确:因为悲痛,无暇问及其他。2、如果没有带孝就回去奔丧,又正赶上主人成服,在这种情况下,比较疏远的亲属可以怎么样?而比较亲密的亲属又要怎么样?明确:如果没有带孝就回去奔丧,又正赶上主人成服,在这种情况下,比较疏远的亲属就可以和主人一道成服,而比较亲密的亲属则不行,一定要披麻散带到规定的天数再成服。拓展延伸:你觉得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待兄弟死的讣告有何不同?《礼记.丧大记第二十二》(教案二)广宁第一中学备课组:高二语文组授课者:【教学内容】:士丧有与天子同者三:其终夜燎,及乘人①,专道而行。【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词语,积累文言知识。2、辩证地看待礼记中的丧葬文化,并能联系实际理解当代的丧葬习俗。【教学重点】:1、疏通字词,积累文言知识。2、翻译文句,理清文意。【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觉得现代人的丧礼有等级之分吗?下面我们进入《礼记.杂记第二十》的学习,看一下那个时代的人的丧礼是如何区分等级的。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并注意读音与朗读节奏;2.学生齐读;3.梳理文段:【注释】①乘(如剩)人:指用人力拉车。【译文】士的丧礼有三点和天子的丧礼相同:一是在迁移灵枢子祖庙的当夜要彻夜点燃火炬照明,二是出葬时枢车用人来拉而不用马,三是出葬途中任何人都要给枢车让道。4、全班再度,加深理解。三、合作探究:士的丧礼和天子的丧礼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明确:一是在迁移灵枢子祖庙的当夜要彻夜点燃火炬照明,二是出葬时枢车用人来拉而不用马,三是出葬途中任何人都要给枢车让道。四、拓展延伸:根据你们的观察和理解,觉得现代人的丧礼有等级之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