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引路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
上传人:努力****凌芹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蜜蜂引路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

蜜蜂引路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蜜蜂引路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蜜蜂引路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蜜蜂引路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蜜蜂引路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1一、说教材《蜜蜂引路》处于本组教材中的第二篇课文,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无数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象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通过本课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单元总体目标:1、认识38个生字,会些39个生字。2、培养学生多动脑,多思考的能力,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得到解决。3、让学生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二)本课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7个及一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不同用法。3、初步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优秀品质。(三)说教学重点: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说教学难点:了解"蜜蜂怎么会引路"的道理。三、说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四、说教法读书指导、谈话、讨论、讲授、演示。五、说学法预习、读书、阅读、质疑问难、听课。六、说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1、平时我们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不知道路该怎么办?2、板书课题、读题。蜜蜂怎么会引路呢?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2、同桌互相读一读本课全部生字。多种情况检查识字情况。3、检查读课文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畅。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自读自悟一、二自然段,汇报交流,点播释疑。2、重点指导读第三自然段。(1)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A列宁的住处在哪儿?B谁能说说花丛在哪儿?C那么,园子在哪儿?D养蜂人的小房子呢?E房子旁边还有什么?(2)现在谁能看着图把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连起来说一说?(3)下面我们来看看列宁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找到养蜂人的。第三段课文一共有三句话,请大家读读第一句。A(读)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列宁在路边发现了什么?(板书:发现)他是怎么想的?B列宁观察什么?他是怎样观察的呢?C我们再来看看列宁观察的和想的对不对。请大家读读第三句话。D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下面我们把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等一下我还要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谁会看图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3、学习第四段。小朋友,养蜂的人看见列宁会怎么想呢?(1)请一位小朋友读读第四段课文。(2)请你们看书上的图,再图文对照,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在说话?(3)养蜂人见到列宁为什么会感到惊讶呢?(4)指导读一读这句话。那么谁能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养蜂人说的话?(5)小朋友,什么叫向导?(向导就是带路的人。)列宁指的`向导是谁呢?(齐)蜜蜂。(6)但是你们想一想,蜜蜂真的能当向导,能引路吗?(点课题)不能。(7)列宁是什么找到养蜂人的呢?四、课堂小结列宁是动脑,想办法,仔细观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飞回蜂房去的这个特点,找到养蜂人的家的。这就告诉我们,今后我们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难,只要开动脑筋,仔细地看,认真地想,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七、说板书设计:略。蜜蜂引路小学二年级语文说课稿2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制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七组的第二篇课文。本组课文的主题就是"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所以"朗读感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此文要求会认和要求会写的字不多,课文篇幅不长,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在课时分配时把写字教学都放在第二课时,目的在于利用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书中感悟道理,解决本课难题。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会认"莫"等6个生字,会写"讶"等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学习列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了解列宁是利用什么方法找到养蜂人的。教学设计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怎么在传统的基础上,讲出新意,就是我这节课所要体现的。在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课后,崔峦曾说过:"书一定要在课上读顺、读好。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