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含答案解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含答案解析.pdf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含答案解析.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练习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根据拼音或积累,写出相关内容。1.看拼音写词语。(1)湖中水波dànɡyànɡ(),岸边cǎopínɡ()碧绿,鲜花diǎnzhuì()其间,一派生机。(2)老人头戴zhānmào(),满脸的píjuàn(),动作稍显bènzhuō(),哆嗦着zuǐchún(),一句话也说不出来,línɡluàn()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3)这个浑身ɡēda()肉的小伙子,一脸jǔsànɡ()地趴在桌上,没了往常的神气。2.古代诗人用丰富的联想,为我们献上了句句千古流传的经典诗文。(1)有巧用典故的“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有月色寄愁思的“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有怀古写今的“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有风云突变的“________,望湖楼下水如天”。诗中有理:朱熹以“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汲取新知识,方能心灵澄明;苏轼游览庐山后总结“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教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2)月夜宁静优美。月亮正从__________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____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_微云。(《月光曲》)(3)文中有情:伯牙遇到锺子期,有了《高山流水》,后“锺子期死,伯牙______,终身_______,以为__________”。3.题中有一项注音或字形是错误的。把它找出来,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A.花蕾.(lěi)B.叫嚷.(rǎnɡ)C.抽屉.(dì)D.苔藓.(xiǎn)(2)()A.俨.(yǎn)然B.参差.(cī)C.曝.(bào)晒D.逃窜.(cuàn)4.题中,都有一项加点字的解释是错误的,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1)()A.少选..之间(很少)B.掉.尾而斗(摆动,摇)C.志.在太山(心志)D.两山排闼..送青来(推开门)(2)()A.千钧一发.(发现)B.浪淘风簸.(颠簸)C.别出心裁.(设计)D.斩钉截.铁(截断)四、第9-13题中,都有一个项选项符合条件,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太阳毒辣辣地照着,地里禾苗都枯竭..了。B.从一开始,你就什么事也不做,结果只能是前功尽弃....了。C.一个人独居于天地间,犹如沧海一粟....,真是渺小得很。D.李明在讲台上念念有词....,给我们讲了一段振奋人心的话。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丁香结》一文借写丁香结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思考。B.《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同是明月,但表达的情感不一样,前者表达诗人喜悦之情,后者表达词人孤苦之情。C.《狼牙山五壮士》运用点面结合描写场面,既有对每位壮士的细致刻画,也有对五壮士群体形象的描写。D.《好的故事》这篇散文诗通过对梦境里“好的故事”的描绘,表达了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热烈憧憬之情。7.有时人物说话时不用“说”来表达,下列句子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中秋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B.“天色已晚,我得立即回家,免得奶奶惦记。”王娜婉言谢绝了同学的挽留。C.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桌上的作业本,窃窃私语:“作文怎么写成这个样子?”D.望着窗外,我仿佛听到丁香花在喃喃自语:“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8.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B.读小说时,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读者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C.学校既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D.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9.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颜筋柳骨”之“柳骨”,形容柳公权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B.“闰土五行缺土”这里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C.《月光曲》一文是个传说,作者直接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表达的情感,让我们仿佛进入了乐曲描写的美妙境界。D.《好故事》一课首尾呼应,那梦中美的人和事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五、根据课外阅读完成下列试题。10.《汤姆•索亚历险记》写的是发生在美国()的事。A.圣彼得堡小镇B.爱丁堡C.君士坦丁堡D.伊斯坦堡11.鲁滨逊把第四次航行遇险后所到的荒岛命名为()。A.海鸟岛B.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