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学科的科技含量.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美术鉴赏学科的科技含量.doc

高中美术鉴赏学科的科技含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美术鉴赏学科的科技含量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金晓丰关键词:碳十四、空间力学原理、色彩学原理、设计应用软件美术鉴赏,书画鉴定,通常的方法是依靠知识与经验,多看,多实践。但是,单纯依靠经验,往往靠不住,往往走眼、受骗。在这方面,有许许多多案例。在民国时期,黄宾虹也算是很有眼力的书画专家了,但是,黄先生却被同样是书画家的张大千先生蒙骗了一次,事情的原委是张大千手头拮据,就设法仿冒石涛山水作品,当然,民国与清朝时间跨度不太长,张大千又是学习石涛画法行家,不仅画法,连书法、印章、纸张做旧都有一套,所以能够蒙骗同样是山水画家的黄宾虹先生。在普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程,虽然不能等同于培养专业美术鉴赏家,但是,决不能含糊其词,在知识眼界方面,应当真、高、新。如此这般,才不至于误人子弟!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当今,假冒名家作品时有出现在书画市场,甚至文物市场。尤其是一些不法之徒,应用冶金、化工、铸造、陶瓷工艺,成群结队地炮制赝品,其手法之高,可以蒙骗这些行业的顶级专家。然而,对付那些假冒彩陶、青铜器的最高技术是应用现代科技,如“碳14放射性的同位素测定仪”,就是专门用来断代,鉴定五千年之间的一些出土文物最佳仪器,用它,可以鉴定出土文物的真真假假,它才是真真的具有火眼金睛的孙悟空。1.碳14是碳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于1940年首被发现。它是透过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原子所产生,其半衰期约为5,730年,衰变方式为β衰变,碳14原子转变为氮原子。2.由于碳14半衰期达5,730年,且碳是有机物的元素之一,生物在生存的时候,由于需要呼吸,其体内的碳14含量大致不变,生物死去后会停止呼吸,此时体内的碳14开始减少。人们可透过倾测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来估计它的大概年龄,这种方法称之为碳定年法(本器材目前只在北京大学等少数科研机构有实物),在鉴定文物真伪过程中,在遇到具有特殊价值的文物时才动用碳14放射性的同位素测定仪,对于一般的文物及艺术品,还是凭专家的整体判断做决定。所以,学习书画艺术品鉴定的一般方法,还是多看原作,多看真品,训练一双火眼金睛。二、空间力学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空间力学与美术创作好像牛头不对马嘴,但实际情况是两者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先说建筑力学,建筑本身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首先,建筑物第一要解决的安全性,其次才是美观。建筑物的安全性,必须考虑某一建筑物的材料使用、材料的抗压和牵引强度,建筑物的空间跨度、高度,等等。一般来说,某些形状的安全性大,如拱形、圆形、金字塔形、三角形等,同样一种形状,不同的材料,其安全性能也不一样。如北京29届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在设计灵魂上仿照自然界鸟巢的形状,坚固而又自然美丽,尤其是采用优质钢材,有序交叉作为骨架,再加半透明的“膜”作为墙体,结构安全而造型完美,成为奥运会的一个亮点。不仅“鸟巢”,其它如“水立方”,还有世界上许多著名建筑,如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系列作品,美国赖特系列作品,丹麦伍重为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所做的设计、德国包豪斯设计风格,各国宫廷与民间传统建筑,如中国故宫、法国凡尔塞宫、中国福建圆形土楼、广西廊桥、北京四合院、等等,都是空间力学在建筑业的合理完美的展示。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又给建筑力学提出了一道科学命题。事实上,地震多发国日本,由于它的国情所需和科技的先进,他们在建筑的防震方面已经积累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如,应用合成橡胶的弹性,减低了地震的破坏性。力学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不仅在于建筑业,还应用于书画创作。我们中国书画可以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奇葩,其特色不仅在于造型特别,还在于特殊的用笔。以柔克刚,中锋、逆锋用笔,所谓“力透纸背,”这其中包含着摩擦力、渗透力等等无穷的科学奥妙。在书画鉴定方面,力学所起的作用,名为“笔迹学”,学问大的很!三、光学原理在美术中的应用一般概念的色彩,光色,激光,特殊材料的光学效果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因形、色为物象与美术形象的两大要素,故色彩学为美术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课题。它以光学为基础,并涉及心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等学科。色彩应用史上,装饰功能先于再现功能而出现。在古代中国、印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颜料多用在家具、建筑内部、服装、雕像等装饰上。文艺复兴时代开始,新的色彩不断出现,油画的产生使色彩越发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手段。色彩学的研究在近代才开始,它以光学的发展为基础,牛顿的日光—棱镜折射实验和开普勒奠定的近代实验光学为色彩学提供了科学依据,而心理物理学解决了视觉机制对光的反映问题。印象主义出现后,色彩并置对比、互补色等问题,促使理论家、艺术家运用科学方法探讨色彩产生、接受及应用的规律。颜料中的三元色是品红、黄、和青,通俗的说就是红黄蓝,可以合成白色以外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