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前儿童营养卫生与保健课件.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学前儿童营养卫生与保健课件.pdf

2024年学前儿童营养卫生与保健课件.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学前儿童营养卫生与保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学前儿童营养卫生与保健》的第三章“学前儿童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南”。具体内容包括:学前儿童营养素的需求,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我国学前儿童膳食指南及其应用;如何合理安排学前儿童的一日三餐。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的基本营养需求及膳食指南。2.培养学生根据学前儿童营养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膳食计划的能力。3.提高学生对学前儿童营养卫生与保健的认识,增强健康饮食意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食物,制定科学的一日三餐。教学重点:掌握学前儿童营养素的需求、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理解和运用我国学前儿童膳食指南。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2.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学前儿童饮食生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学前儿童营养卫生与保健的关注。2.理论讲解:(1)介绍学前儿童的基本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2)讲解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3)解读我国学前儿童膳食指南。3.实践操作:(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一份符合学前儿童营养需求的午餐食谱。(2)学生分享午餐食谱,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4.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计算学前儿童每日所需能量的例题。5.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一名4岁学前儿童每日所需能量,并为其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三餐。六、板书设计1.学前儿童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南营养素需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食物来源及推荐摄入量学前儿童膳食指南2.合理安排一日三餐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为自己所在班级的一名4岁学前儿童设计一份为期一周的膳食计划。2.答案要求:(1)列出每日三餐的食物组成,包括主食、蔬菜、水果、肉类、奶类等。(2)计算每日所需能量,并保证膳食计划中能量摄入充足。(3)注意食物的多样化、平衡性,确保营养素摄入均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2.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学前儿童膳食指南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1.学前儿童的基本营养需求及膳食指南的掌握。2.实践操作中,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设计午餐食谱的指导。3.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确保学生能够计算并理解学前儿童每日所需能量。4.作业设计,特别是如何让学生结合理论,设计出既科学又实际可行的膳食计划。一、学前儿童的基本营养需求及膳食指南的掌握1.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基本物质,参与生长发育、细胞修复和免疫功能。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肉类、鱼类、禽类、奶类及豆制品。2.脂肪: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参与细胞膜的构成和激素的合成。应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植物油、坚果、鱼类等。3.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应选择全谷物、薯类等富含纤维的碳水化合物。4.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应确保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奶类等食物。5.膳食指南:介绍我国学前儿童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如食物多样化、平衡膳食、适量摄入等。二、实践操作中,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设计午餐食谱的指导1.膳食平衡:保证主食、蔬菜、水果、肉类、奶类等食物的摄入。2.营养密度:选择富含营养素的食物,避免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3.适量摄入: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体重和活动量,计算所需能量,合理搭配食物。4.食物多样化:每天至少摄入3种主食、2种蔬菜、12种水果、1种肉类或豆制品、1种奶类。三、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1.计算学前儿童每日所需能量:根据学生的年龄、体重、身高和活动量,使用标准公式计算。2.设计一日三餐:根据能量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物,确保营养素摄入充足。3.评价膳食计划:分析膳食计划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能量过高或过低、营养素不平衡等。四、作业设计1.膳食计划的合理性:要求学生列出每日三餐的食物组成,计算能量摄入,并检查营养素是否均衡。2.实际可行性:鼓励学生考虑家庭实际情况,设计出易于实施且符合家庭饮食习惯的膳食计划。3.反馈与评价: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使用清晰、准确的词汇,确保学生能理解专业术语。2.语调亲切、生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在讲解重点内容时,适当放慢语速,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