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细则一、技术准备1.1、前期准备工作收到施工蓝图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审核,逐条记录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及前后相矛盾等疑问之处,然后提交设计院进行复核。图纸审核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内容:图纸中设计漏项处;施工中容易引起争议,误解和歧义处;规范图纸均无规定处;不利于我方施工处;笔误;与其它专业不相符处;因原材料采购等原因需变更处;因甲方要求需变更处。由监理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咨询、总体等单位进行图纸交底及会审专题会议,由设计院对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澄清更正,完善图纸会审手续。编制施工方案(或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及业主审批。编制技术交底书,然后由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对全体技术人员及带班、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并向施工班组提供技术交底书及施工图纸。1.2、熟悉并掌握常用图集、规范及工具书《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03G101-1)《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3G101-2)《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板基础)(04G101-3)《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板)(04G101-4)《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06G101-6)《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06G901-1)《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图解》(08G101-1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手册》(第四版)《钢筋工手册》(第二版)1.3、熟悉图纸熟悉图纸时应特别注意:1.3.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1.3.2混凝土强度等级。1.3.3钢筋搭接长度与锚固长度。1.3.4钢筋的连接方式及规定。1.3.5结构抗震等级。1.3.6选用的节点详图。1.3.7图纸设计依据及选用规范、图集。1.3.8设计图纸中与图集不同处。1.4、熟悉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单等技术资料。1.4.1熟悉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单等相关技术资料,做到心中有数。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尽快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1.4.2将所有涉及的变更完全反应在所用图纸上,以期全部反映到实际工作中。1.4.3在熟悉以上所有技术资料的前提下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期配合技术部门、预算部门做好技术核定单、预算外签证等工作。1.5、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1.5.1交底要做到切实可行、联系工程实际,保证交底到个人。1.5.2技术交底应包含:钢筋现场施工技术交底,钢筋机械施工技术交底,钢筋现场安全施工技术交底,钢筋机械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等四项。1.6、编制钢筋配料单,并编制钢筋材料计划1.6.1钢筋配料单的编制杜绝按“经验”,应严格按图纸、相应规范、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相关技术交底等技术资料的要求和规定进行。对于施工图未注明而图集有多种做法的节点,应事先进行对比确定经济上的最优方案并与现场监理沟通。1.6.2钢筋配料单是结构施工图中钢筋工程的细化,是钢筋工的第一手资料,是最直接的技术交底,配料单质量的好坏关系到钢筋工程的成败,编制完毕后应仔细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下发给后台制作班组。1.6.3编制钢筋配料单时应根据钢筋定尺及规范、图集对钢筋接头位置的要求对相同规格的钢筋进行组合,使钢筋“料头”减少到最低程度。1.6.4特殊及图纸设计无法明确部位,应根据现场实际测量尺寸进行料单编制,如阴角45度弯折、基础不同形式封边钢筋的数量等;1.6.5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1.6.6钢筋配料单应及时、准确,且应包含以下内容:①、编制说明②、工程名称③、工程部位(如楼层,梁,板等均作为单一的分部来算)。④、计算日期⑤、第页共页⑥、构件名称,构件位置(标高,轴线位置),构件数量等⑦、钢筋编号、钢筋类型、直径、钢筋大样、长度、根数、重量等⑧、备注:箍筋间距,钢筋放置位置及其它特殊要求等⑨、对复杂构件应画出钢筋排布图⑩、钢筋配料单应进行汇总,包括:单一构件的钢筋分规格重量及总重,相同类型钢筋分规格重量及总重,同一楼层钢筋分规格重量及总重,钢筋接头数量等1.6.7钢筋材料计划的编制:1.6.7.1、钢筋主材及其它消耗材料计划的编制应依据计算用量并充分考虑到现场实际损耗的影响。1.6.7.2、钢筋主材:①、根据汇总的钢筋量考虑钢筋实际损耗,与物资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