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如何让真心生起妙用.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金刚经》如何让真心生起妙用.docx

《金刚经》如何让真心生起妙用.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金刚经》如何让真心生起妙用金刚经如何让真心生起妙用2022-03-1801:00:01小编:admin你必须知道什么是真心和妄心。真心就是如如不动、了了常明的那个心。你与我在一起的某一段时间里,你没有妄念,你觉得非常清净,大脑一片空灵,如如不动却了了常明,那个时候就是真心。那个时候你是明明朗朗的,但是你无妄念,只有一种本有的清明,那就是真心。当你一起心一动念的时候,就好像大海上起了波浪,这叫妄心。那么,如何让真心生起妙用呢?安住于那种真心之中,妄念来了让它来,去了让它去,不要管它,就好像镜子照出了一个世界,世界上纷纷扰扰的人在走来走去,但你不要理它。虽然镜子里面的世界在动来动去,但镜子本身是如如不动的。镜子像真心,里面的各种影像叫妄心,你不要管它。第一,要明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为一切眼前的东西都像梦幻泡影一样,很快就消失了,都是因缘聚合之物。我和你今天见面了,过几天你就走了,虽然看上去有这个现象,但它本性是空的,不是永恒不变的。你一离开,这眼前的场景就消失了,像梦一样,不会永恒的;这所房子,你看起来很坚固,但一次大地震后,一座城市就没有了,好多楼房都毁了,即使不毁,七十年之后也会拆掉重修。所以一切没有自性,都了不可得,不要执著它。这是第一个境界。第二个境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就是执著心中的念头。“无所住”就是来者自来,去者自去,不跟念头走。“生其心”就是真心的妙用。真心不是顽空,而是智慧。只有空而没有智慧,不可能解脱,那会堕入无色界。所以,要在真心的观照下做事,用行为去体现那颗真心。最后一个境界:“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如果大手印行者说“我证得了大手印”,那么他还执著于自己证得的那个东西,那他还没有真正证得,最后的一关没有过。要把你证得的那个名相也抛掉,不要执著。换句话说就是,当你将空性打成一片的时候,如果你还执著于那个空性,就是著法、著相。这是你的另一种执著,像捆上了另外一道绳子。只有一切都不执著时,才是究竟解脱,有执著必无解脱。当你证得了大手印,而执著于大手印的“明”时,就堕入色界;执著于空性,堕入无色界;执著于大乐,堕入欲界。真心是超越一切名相的。佛教的目的是解脱,解脱就是离苦得乐。人为什么会苦呢?因为有了分别心。有了分别心就有了纷繁的喜怒哀乐;有了分别心也就有了执著、有了轮回。当你守住真心的时候,分别心就消失了,执著也消失了。修行首先要找到本元心。修行的过程是“守本元心”,然后是将真心状态打成一片。当你还在守本元心时,这个“守”的念头仍然是一种分别心。因为你觉得本元心好,其他的心不好,这仍然是一种二元对立。修行最终是要将所有的二元对立、名相、执著都要扫掉,如此才能究竟。守住本元心还是有为法,就是你执意地想去做一些由因缘聚合的事情,还是有为法,还是梦幻泡影,还是不究竟的。无为法才究竟,把本元心这个概念也扫掉,既安住于本元心,又不执著本元心。换句话说:“菩萨不受福德。”怎么不受福德?菩萨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但他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事情,这叫“不受福德”,也叫三轮体空。释迦牟尼佛说了四十九年法,他说他没有说一个字,就是这个意思。当你觉得自己是在守本元心,而别人不是,也是分别心。虽然你证得了那个东西,但你不执著它,即没有我、你、他之分,没有本元心和分别心的区别。当你真正证得空性之后,把空性这个概念也要扫掉。如果整天守着空性,它就变成一种观想和执著了。金刚经讲的也是大手印的道理,所有究竟的解脱智慧都是从金刚经、心经里来的,它们是佛教的精华部分。拓展阅读:金刚经与西方极乐世界各位都晓得阿弥陀经中有这么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个重要条件。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金刚经的正信希有分第六,佛告须菩提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在座的诸位,如果念过金刚经,或者受持金刚经,并且对其中的一小段,甚至一句两句经文,心生法喜,那么我要先恭喜各位了,因为各位已经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而是在无量千万佛所种了善根,这个善根已符合了阿弥陀经中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之中的第一个条件。现在,我们再来看佛以布施的福德和受持金刚经的福德作一比较,佛对须菩提说:假使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金银珍宝)来作布施,这个人的福德多不多呀?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佛说:倘若有人读诵金刚经,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梵文是以偈为单位,四句偈就是一小段之意),或为他人解说,这样的福德,比前面那个人拿了填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还要大。各位,如果您读过金刚经,或者向他人解释金刚经,甚至是经中的一小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