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煤化(méihuà)作用2025/3/72025/3/72025/3/72025/3/72025/3/72025/3/72025/3/7一、煤化过程中煤的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二、煤化作用(zuòyòng)物理—化学实质的探讨2025/3/7(2)氢、氧含量减少随着煤化程度的增加,氢、氧含量减少,氢含量在碳含量大于87%(Vr为29%)时减少特别急剧,而氧含量在碳含量小于87%时比较显著(图3.2)。(二)原生腐植酸的含量原生腐植酸的含量在泥炭与年轻(niánqīng)褐煤阶段最高,随着成岩作用的加强,腐植酸逐渐变成腐植质,而到了长焰煤阶段腐植酸已经完全消失(图3.3)。(三)甲烷生成量的变化甲烷生成量的变化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而递增(图3.4)。(四)煤的结构致密化和定向(dìnɡxiànɡ)排列的趋势煤化作用过程实际上是依序排除不稳定结构的过程。在煤化过程中,煤的芳香化程度逐渐提高,芳香族物质逐渐缩合成较大的聚合体,脂肪族成分逐渐脱落并以挥发物形式逸出,分子排列逐渐定向(dìnɡxiànɡ)化(图3.5)。一、煤化过程(guòchéng)中煤的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一、煤化过程(guòchéng)中煤的成分和性质的变化煤的结构(jiégòu)上主要表现为芳香族稠环体系的缩合度进一步增加,侧链更加减少,芳香单元直径加大,层系间空间减小,使得顺层面三维的定向排列更加紧密。(五)煤显微组分性质的均一性在煤化作用的低级阶段,煤显微组分的光性和化学组成结构差异显著,也就是说具有不同的煤化作用轨迹(图3.6)。但随着煤化作用的进行(jìnxíng),只是在高变质阶段,这些差异趋于一致,变得愈来愈不易区分。例如:丝炭化组分中的碳、氢、氧含量在煤化过程中最为稳定,镜质组分次之,孢子体等最不稳定;煤的挥发分产率、反射率(图3.7)以及真比重等的变化梯度以壳质组为最大,惰性组最小,到高变质阶段则渐趋一致(图3.8),煤化过程中各种显微组分吸附水分的能力都逐渐(zhújiàn)降低,其中以镜质最为显著,但到中变质阶段时彼此已接近一致。此外,煤的粘结性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镜质和壳质组,因为惰性组在任何煤化阶段均无粘结性。镜质的粘结性以肥、焦煤阶段最高;壳质组的粘结性在老褐煤阶段开始出现,到焦煤阶段已消失,最大值大致在气煤阶段。一、煤化(méihuà)过程中煤的成分和性质的变化2、煤的性质变化(一)煤的工艺性质方面(1)随煤化程度的增高,挥发(huīfā)分逐渐降低(图3.9)。2025/3/7(3)粘结性则以焦、肥煤阶段为最强,这可从胶质层厚度和罗加指数(zhǐshù)的变化曲线上明显的看出(图3.12、3.13)。(二)煤的物理性质方面煤化过程中,煤的物理性质亦作规律性的变化。(1)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煤的颜色由褐色变为黑色再到黑灰色;粉末则由浅褐色到黑色和深黑色;(2)随着煤化程度的增高,光泽也逐步增强,年轻褐煤一般不具光泽,由老褐煤开始到无烟煤阶段依次出现沥青光泽、玻璃(bōlí)光泽、金刚光泽和似金属光泽;在中变质阶段之前,各种煤岩类型之间光泽的差别较大,而到高变质阶段则渐趋一致;(3)煤的镜质组反射率随煤化程度的增高而加大,到无烟煤阶段尤为明显;(4)随着(suízhe)煤化程度的增高,煤的硬度变化也很明显,肥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无烟煤最大,而长焰煤、气煤与贫煤的硬度相近,仅次于无烟煤;一、煤化过程中煤的成分(chéngfèn)和性质的变化(8)煤的导电性在烟煤(yānméi)阶段增长很慢,电阻率常为2000—200欧姆-米,而无烟煤(yānméi)则增长很快,电阻率常为50—0.1欧姆-米(图3.16)。煤化过程中,煤的化学组成和物理(wùlǐ)结构的变化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也就是说“化学煤化作用”和“物理(wùlǐ)煤化作用”基本上是平行进行的,但也不也完全一致。煤化作用不同阶段物理(wùlǐ)—化学变化的表现1.煤的成岩阶段2.成岩和变质作用过渡的老褐煤阶段3.煤变质作用阶段1.煤的成岩阶段在煤的成岩阶段,丝炭组分和稳定组分的物理—化学变化不太明显,而其他腐植物质却发生明显的物理—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表现在煤发生物理胶体反应(成岩凝胶化作用),未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不断转变成腐植酸和腐植质,而腐植酸和腐植质又逐渐变成黑色具光泽的镜质组。(2)化学变化表现在缩合成(héchéng)分子量更大的腐植酸和腐植质,侧链上的亲水官能团如羟基(-OH),羧基(-COOH),甲氧基(-OCH3)、羰基(=C=0)以及环氧的数目不断减少,析出大量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甲烷,导致碳含量增高,水分和氧含量较快地减少。2.成岩和变质作用过渡的老褐煤阶段(1)物理变化:在成岩和变质作用过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