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诗词赏析汇总上课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中考诗词赏析汇总上课用.doc

2011中考诗词赏析汇总上课用.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考诗词赏析汇总朱颖(一)《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首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无限的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后两句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地融入议论。(两句均填表达方式)2、你对诗歌的后两句怎样理解?这两句是说,花朵虽然从枝头上凋落但是化作泥土,依然滋养花木。在这里作者是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今天常用来比喻老一辈工作者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但仍然在培养下一代方面做着贡献。3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守城回归故里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愉快,更有继续报国的坚定信念。4、从三四两句诗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应忘记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要有献身精神。(二)《观沧海》1、本诗以“观”字统领全篇,先写“实”景,客观地写出了浩瀚壮阔、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色,后写“虚”景,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运用了夸张、想象手法,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3、这首诗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的是静景。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为人称道的名句,请从写作手法和抒发感情的角度,对其进行品味赏析。(2分)这几句诗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写作手法,创造出一个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藏宇宙的宏伟景象,表达诗人渴望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和博大胸襟。(三)《使至塞上》1、结合景物描写,说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所表达的情感。答:远赴边塞的诗人以“征蓬”和“归雁”自比,说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离开“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幽微难言、激愤抑郁的情感。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壮观景象。答: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傍晚橘红色的落日收敛的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闪着白光的河水。极目远眺,一柱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显得格外雄浑壮阔。3、从首联和颔联中知道诗人出使边塞的目的是“欲问边”,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4、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答: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上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河流再到绵延天边的沙漠,十分讲究画面的层次感。另外画面的色彩也十分丰富,黄色的沙漠,橘红色的落日,闪着白光的河水,白色的烽烟,奇特壮观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三)《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请摘录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恶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地处黄河之边的险要。3、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必定是人民。这两句诗文字不多都抒发了作者无限的感慨,更深刻地表达出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广大人民始终逃脱不了苦难生活的境遇。这也是作者忧虑国计民生思想感情的一种充分体现!(四)《破阵子、为陈国甫赋壮词以寄之》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指的是什么?(收复中原,统一国家)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哪两价目细节可以读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3、试体会“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4、八百里分摩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5、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五)《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这一首诗描写边塞战争场面的诗,首句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之多,来势之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的悬殊,守军战士处境艰难等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2、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这两方面突出战场的气氛。“角声满天”四个字写出战斗的规模,而“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