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3-★1、如何应对行政决策陷阱与障碍?答:1、行政决策陷阱与障碍:(1)决策者的过度自信;(2)框架效应;(3)忽视性偏差;(4)难以权衡不同层次的目标;(5)没有找对决策的问题2、行政决策陷阱与障碍的应对:(1)充分认识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避免在决策中过度自信(2)突破框架效应,看清决策问题的本质(3)尽可能避免决策中出现的各种偏差(4)正确衡量不同层次的目标(5)找准决策的问题,合理预设决策目标的路径。★2、政府行政功能的实现方式有哪些?答:(1)供应。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提供产品和服务,如国防、道路、教育、福利等(2)补贴。政府对提供特定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资助。(3)生产。政府通过设立国有企业直接生产产品,如水、电等自然垄断性物品。(4)管制。政府在市场机制框架内,为矫正市场失灵,通过设定相关规范标准,对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的行为。★3、行政绩效评估的原则有哪些?答:1、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原则2、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3、现实效果与长远效果相统一的原则。4、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的原则。★4、公共行政管理与私人行政管理的区别有哪些?答:1、目标不同。公共行政管理追求公共利益,而私人行政管理追求利润最大化。2、实质不同。私人行政管理着力于提高效率,公共行政管理研究公平问题。3、特性不同。公共行政管理强调政府责任。4、监督方式不同。公共行政管理受社会大众监督,私人行政管理的监督来自组织内部。5、权力来源不同。公共行政管理权力来源于社会大众,私人行政管理的权力是私人授权★5、非政府组织行政功能的实现方式有哪些?答:(1)提供。非政府组织是社会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如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2)监督。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对经济及其外部性领域进行监督和管理,如律师事务所、消费者协会等。(3)维护。如基金会、慈善机构、环境组织等,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援助,维护社会公平,保护环境。(4)培育。非政府组织培育公民意识、权利意识,承担个人道德责任等。★6、如何打造团队精神?答:1.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营造健康、合作的工作氛围,压制破坏性、竞争性的行为,从感情上相互信任。2.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沟通是保持团队精神与凝聚力的关键环节,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可以使员工进行信息的交流、沟通。3.进行人性化的管理。人性化管理可以起到激发、稳定员工的作用,如关怀、爱心、信任等。7行政管理者应怎样进行环境管理?答:1、了解与认识环境。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环境的信息,掌握关于环境的各种因素与变量,把握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与规律。2、分析与评估环境。确定环境对组织与行政管理影响的领域、性质及程度。3、能动地适应环境。(1)一般环境,主动适应;(2)任务环境,要积极干预,创造条件,使得环境朝着有利于本组织的方向发展;(3)稳定环境,按照正常程序和规范进行激活;(4)动态环境,要加强监测,采取灵活应变的模式。如何提高公共部门的行政创新能力?答:(1)树立创新型组织的观念;(2)构建合适的组织结构;(3)领导者是组织创新的关键;(4)创新行为依赖于良好的管理机制;(5)营造创新环境。行政管理主体的内涵和特点?答:行政管理主体内涵是指掌握行政管理权力,承担行政管理责任,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协调他人或其他组织的活动,并对组织完成预期任务负有责任的人或组织,它往往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方向和进程。特点:1阶层性;2部门性;3全员性;行政领导者的个体素质结构有哪些?答:有四点(1)政治素质(2)道德素质,道德素质主要有1大公无私2为人正直,秉公办事3带人诚恳,严于律己(3)文化知识和能力素质1知识方面2能力方面(4)身体和精神素质1健康的体质2良好的精神状态承担行政责任的基本方式有哪些?答:承担行政责任的基本方式有(1)惩戒性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①通报批评②停止违法行为③撤消违法决定④撤销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组织制定法规,规章,决定,命令等行政规则的行为⑤行政处分(2)补救性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有①承认错误,赔礼道歉②恢复名誉,消除影响③返还权益,恢复原状④履行职务⑤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⑥行政赔偿⑦行政补偿试述行政责任的实现机制?答:行政责任的实现机制分为2部分(1)行政责任实现的内部机制①行政责任意识②行政道德建设③行政组织文化(2)行政责任实现的外部机制①健全法制,完善组织制度建设②行政问责制③健全监督机制行政信息资源配置的原则有哪些?答:(1)以组织的信息需要为依据的原则(2)利用性原则(3)成本最低原则(4)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5)高效原则1.试述如何提高组织的行政应急处置能力1.明确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的原则:(1)时间第一原则;(2)以人为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