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矿床学(80学时)课程成绩构成:考试60%+实习20%+平时20%讲课52学时实习28学时教材:翟裕生等,矿床学,地质出版社,2011年主要参考书:袁见齐等,矿床学,地质出版社,1985胡受奚等,矿床学,地质出版社,1982;姚凤良、孙丰月,矿床学教程,地质出版社,2006矿床学的重要支撑学科第一章概论一矿产与矿床(一)矿产1矿产概念:地壳中产出、可被国民经济利用的天然矿物资源。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地质研究程度-已经发现的矿床,未发现、但经过预测(或推断)可能存在的矿物质。技术经济条件-当前经济经济条件下可以利用的矿物质和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后的将来能够利用的矿物质。矿产特点:(1)不可再生性;(2)分布不均匀性;(3)概念的变动性;(4)赋存状态的复杂多样性;(5)多组分共生特性。2矿产分类(1)状态分类:固体矿产,可供利用的矿物及矿物集合体液体矿产,如石油、卤水、地下水气体矿产,如天然气(2)应用分类:金属矿产,用于提取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非金属矿产,用于提取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及矿物的矿质资源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天然气地下水资源,如地下工业用水、农业用水、饮用水、地下热水等3矿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发展支柱后发经济效益辐射面宽广(二)矿床概念: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所含有用组分的质和量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开采利用的地质体。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产地。概念中两个含义:(1)矿床是地质体,因此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受地质条件控制,有地质规律可寻;(2)对矿床的要求随经济需要和技术发展而变化。(三)矿床学以矿床为研究对象、主要是研究矿床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1矿床学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是:全面了解成矿作用、“将今论古”、与找矿实践结合。(1)野外观察: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的空间特征、矿床样品采集、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2)室内研究:显微镜研究、化学分析测试、包裹体分析、同位素分析测试、成矿过程模拟实验等。(3)综合分析:对各种数据、资料、信息进行系统综合与分析,编制综合性图件和专题性图件,总结矿床成因、矿床和矿体的时空分布规律,提出成矿靶区或成矿远景区,评价矿床的工业价值。2矿床学的研究任务基本任务:(1)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成因;(2)查明矿床在时间、空间上的演化特征,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预测有关地质环境中的矿产和矿床类型。围绕两项基本任务,矿床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矿石特征(2)矿体特征(3)成矿控制条件(4)矿床成因(5)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对矿床时空分布的制约3近代矿床学的形成、发展及现状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近代矿床学的形成始于16世纪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雏形阶段。18世纪以来,矿床成因的“水成论”与“火成论”争论。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近代矿床学理论基础奠定。20世纪60年代以来,近代矿床学深入发展。近年来,国际上矿床学的研究动向和前沿科学问题。我国矿床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白云鄂博铁矿、攀枝花铁矿、个旧锡矿、东川镍矿、赣南钨矿和湘黔汞矿等以及能源、非金属矿产的开发,进行了初步研究、发表一批论文和专著,为中国矿床学发展铺下基石。20世纪50年代,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矿床学的深入研究及进展。二矿体、围岩、母岩、同生矿床及后生矿床(一)矿体:概念: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供开采利用的对象,由矿石和夹石组成的地质体。矿体与矿床关系:矿床主体,一个矿床可有一个或多个矿体。。(二)矿石矿物矿石中可供利用的矿物(有用矿物)。(三)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利用的矿物(无用矿物)。注意: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是相对于一个具体矿床而言,在一个矿床中某种矿物可利用是矿石矿物,而在另一矿床或矿体中这种矿物不能利用则是脉石矿物,脉石矿物的概念也是如此(例,自然金和石英)。(四)夹石矿体中未达到工业要求的矿物集合体(矿体中的岩石)。矿体中厚度小的夹石在计算矿体储量时不剔除,但当夹石厚度达到了规定的厚度指标时它的体积必须从矿体中剔除而不能计算储量。这一规定的夹石厚度指标称为最大夹石厚度。(五)脉石矿体中的无用矿物及岩石(脉石矿物及夹石的统称)(六)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1.有用组分表示法有用元素(多用于金属矿石);化合物,如WO3、Cr2O3、P2O5、KCl等;用矿物,如云母、石棉、冰洲石等。2.品位表示方法百分含量(%)法;克/吨(g/T)法(多用于贵金属);毫克/吨(mg/T)法(用于金刚石);克/立方米(g/m3)法(多用于重金属砂矿);公斤/立方米(kg/m3)法(多用于石棉、云母等)四矿体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