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精选.docx
上传人:一吃****仕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6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精选.docx

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_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精选14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有关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涵的思想内容。2、做阅读提要,用连贯的语句复述故事情节,理清写作思路。3、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能力。4、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做一个纯正无邪的人,提升价值观。[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任务形象,探究童话深刻的寓意。[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诗意的童话装点着我们幸福的记忆,在我们记忆的长河中,我们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请2—3位同学站起来回答)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一起分享《皇帝的新装》给我们带来的艺术感受。二、展示教学目标三、作者简介:(一)安徒生,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独自来到首都哥本哈根。著名的童话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等。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1875年8月4日,安徒生病逝于麦尔乔家中,享年60岁。(二)介绍“童话”体裁介绍: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的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童话中的形象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并不是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甚至也不是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童话的形象是象征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极大的夸张性。贺宜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否则我的美丽的接骨树丛就不会从茶壶里冒出来了。安徒生(老师特别强调:想象、幻想、夸张是童话故事的最明显的特点)四、熟悉字词:五、整体感知课文(一)边看课文边听录音,注意课文中的新字、词,并思考下面的问题: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明确:新装2、给文章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提示:愚蠢、爱美、虚伪、不可救药、昏庸、无能、无知、不称职)3、梳理文章脉络引子:皇帝爱新装开端:骗子织新装发展:君臣看新装高潮:皇帝穿新装结局:小孩揭新装(二)整体感知:1、本文课文的题目是《皇帝的新装》。从题目看,你认为中心词是什么?(新装)2、皇帝的“新装”有什么特异的功能?(主线)(任何愚蠢的或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并告诉学生,本文的材料安排,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刻画都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的。围绕这条主线作者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新装的态度如何?第一问,可让学生抢答。第二问,第三问要求学生在速读文章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依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用简炼的语言勾勒故事梗概,学生概括,教师归纳:课文是按照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看新装,小孩揭新装的思路安排情节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皇帝的新装》教案篇2教学目标:1、深入研讨课文,体会角色的社会意义。2、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学重点:研讨课文,体会角色的社会意义。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小组成员相互传看,每组推举1—2篇有创新的优秀习作在班上交流,学生评议。二、指导学习研讨1、教师范读全文。2、学生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2)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察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试就其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进行比较。(3)这场骗局是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4)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身处当时的情境,会怎样做呢?(5)对于这篇童话的主题,你怎么认识?如果说它仅仅是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你如何看?3、分角色朗读听朗读录音,揣摩人物心理,把握角色形象。角色形象及语气特征提示:(1)旁白: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2)皇帝:语调傲慢、神情自负。(3)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4)老大臣: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5)诚实的官员:故作姿态,语调低沉。(6)骑士们:随声附和。(7)典礼官:讨好皇帝,语调温柔。(8)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明白。(9)小孩子,天真单纯,高声叫了出来。(10)小孩的父亲: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另:人物心理活动由角色朗读,声音可适当放低,似乎是自言自语。选定、分配角色,进行朗读表演。学生简短评议。、讨论:听读之后,你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有什么联想呢?4、课堂小结一篇《皇帝的新装》,一场欺骗的闹剧,在嘲讽、讥笑过后,总觉诙谐中寄寓着严肃的主题,催促我们去思考人性中那份脆弱的、易受社会浸染的纯美,如诚信、无私,该怎样去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