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噻网的简单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哇噻网的简单分析.doc

哇噻网的简单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哇噻网的简单分析首先要说的是,分析(特别是吐槽)别人网站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事情我真的不怎么干了。。。其次呢,每一个我们现在看起来不合理的设计,很可能是当时情况下综合了资源、市场等现实情况下最合理的选择。。。站在外部回头分析,只能姑且说之姑且听之。现有结构:由买家视角来看,分为两大块,产品和社区。其中,产品方面,除了常规的按品类的分发,通过时间、销量等维度做集中呈现。社区分为互动区,创意画报,和个人中心三个部分,每部分下面还有小类别,大体如下:先表扬一个大亮点:RSS的订阅功能,很少见的国内网站没有出现一屏幕XHTML代码。。。好了,客气话就不多说了,进入我最喜欢的吐槽阶段了。。。首先是产品设计方面:1、时光机和挖宝的概念很好,但是和新品频道的重合度太高,可以考虑整合。另外该文案对第一次用的用户的解释也不够。2、店铺街可以和设计师整合到一个频道。对于用户来说,店铺和设计师是一个概念:提供印有特殊标记的个性产品的item。3、非量产的产品,买家评论这个栏目真的有意义?要不晒单?看到好看的单也没法再买了。。要不考虑突出下店铺评价或设计师评价吧。。4、导航栏的选择和排列,实在是一门大学问。。。根据我的感觉,类型“新品”、“热卖”等,都可以做成一个metro块放在首页固定位置的。另外“创意画报”和“设计师”在逻辑上是有上下层级关系的,不应在导航栏以同样的UI呈现。5、社区类的东西,栏目太多,各个栏目下的互动不多(咳咳,基本没有)。这也不是哇噻网的问题,目前兴趣社区做的好的本就不多,何况手工制作这么个细分的市场。可以考虑整合到一个主要的社区工具。6、为什么个人中心会有那么多功能。。。或者说,为什么我一进个人中心就能看到那么多功能。。对于90%以上(很可能98%)的用户来说,我来哇噻,只是来买点手工商品的。“相册”和“日记”对我来说,完全没意义。。。(如果意思是分享手工制品的教程和图片,那么文案完全不应该是这样)7、模仿Etsy的痕迹有点重,连购物车的LOGO都照搬了。。。不失为一个简便而不会犯大错的设计方案,但是似乎弄混了Etsy的专题页和列表页的设计。在哇噻,看不出这两个页面的区别。8、嗯,国内各个网站都觉得,首页我不放个四五屏产品体现不出我们产品丰富。9、除了面包屑,我基本不知道我在网站的哪个位置。其实逛网站和逛商场应该是一样的,我需要知道我在哪,然后要知道怎么到达我想要的东西那里。交互设计方面:1、登录注册的流程和交互实在太不友好了。。。这儿,几乎每一步都有问题。2、专题页价格和内页价格不一致,应该是取错了价格字段。3、导航栏周围干扰过多,同时主导航栏和副导航栏关系不清晰。4、再吐槽一下专题,同质化的商品在专题页重复呈现过多。一个名为fashion的专题,不应该是一个网站所有打着fashion标签的产品集合页。要有说“你这个东西打上了fashion的标签但是一点也不fashion”的勇气。5、搜索结果页的筛选交互太弱了。应多用选择框,少用下拉菜单。模版太多,不列举。6、哇噻网的slogan字数太多。。另一方面,“中国”“领先”“市集”这些词语,真的和我有关系么?“买到称心的手工制品”才和我有关。7、贯穿网站始终的banner广告真碍眼,还没有关闭按钮可以关掉它。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把网站上所有与手工相关的文字删掉,或者换成其他不相干的文字(比如初刻?咳咳),我不觉得对网站会有大影响。。换一种说法就是:如果网站的感情只能用文案来传达,这个网站的产品设计实在是不够优秀。。。至于如何体现手工的情感,我还得再想想。发展方向,分为三方面:一、web端产品1、产品方面,整合频道,简化梳理网站结构。突出设计师/店铺的推荐,而不是产品的推荐。产品我可以通过分类查找看到,但是设计师没法很好的分类。2、数据挖掘。个性化推荐,设计师推荐。甚至最近用户查看某类(比如裤子)商品PV高,那么通知设计师多往这方面考虑等等。3、线上社区运营。这又是一个大话题了,说到底就是陪用户玩。。。如何激发设计师的分享积极性,如何提高用户的交流的积极性。或者,可以考虑下果壳那样的划分:DIY,极客笑话,死理性派,果壳性情之类。再或者,考虑下什么对用户有用,比如简单的手工教程分享,用户可以赞同和评论?或者大家共同做教程这样的UGC参与?二、手机APP,分为两个APP1、内容方面的APP,新设计、新手工、新手工教程的碎片化时间阅读。发现新的有趣东西。2、产品方面的APP,只做专题和个性化推荐的商品。(幸亏我没说SOLOMO)。。。适合的才是好的。三、社会化运营1、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似乎这已经成了标配)。捡我最熟悉的微博来说,哇噻网的官微标签分类做的挺好,但是评论数和转发数都不够好(那么多粉丝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