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流美飘逸驰誉书坛——我市传统实力派书法家王延芹书法印象文/孙玉海(德州日报)近日,记者在德州董子文化街的德润斋书画院,采访了我市实力派书法家王延芹。一进王延芹的书画展厅,只见琳琅满目,地上、墙上、绳上,到处摆放、悬挂着其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有楷、隶、行、草,布局各异,大小不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所有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美。其书画院的来宾们也都被其流畅、端庄、妍美、飘逸的书作深深折服,赞不绝口。王延芹多才多艺,擅长楷、隶、草、行诸体,尤以楷书和隶书见长。目前,国内新浪、搜狐、网易、中国书法网等多家大型网站、论坛都有介绍其艺术成就和作品的网页。作为传统实力派书法家,王延芹的书法流美飘逸,驰誉书坛,其作品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青睐。痴迷书法临池不辍王延芹,字寅,1962年生于晏子故里——齐河,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他自幼受家庭熏陶,8岁就跟爷爷学习书法,此后始终坚持,迄今已习书40年。自上高中起,王延芹养成坚持临池的良好习惯,每天至少要写两篇文字。如是天天坚持,风雨不辍,以至于一天不写就不舒服。“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上了瘾’,成了一种生理现象,对书法产生了依赖性。”王延芹幽默地说。1984年,王延芹在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学校读书。受学校浓厚书法氛围的影响,他开始把做当做毕生追求。而在此前,他对书法的爱好,仅仅是出于“写字”的兴趣。“写字和练书法,完全是两个概念。”王延芹说,“但是,书法是建立在写字的基础上的。要练就一笔好书法,必须下大功夫。”据王延芹介绍,他这40年中,没有一日不写字。就在记者登门采访时,他还在提笔运腕作书。旁边地上,则摆着一堆他刚写完的“草稿”。其勤奋、用功程度可见一斑。其楷书初学颜真卿的《多宝塔》,后学欧阳询的《九成宫》;小楷学文征明和“二王”;隶书初学《张景碑》,后潜心研摹《乙瑛碑》、《史晨碑》、《华山碑》、《张迁碑》;其行书则以李邕的《麓山寺碑》的挺拔笔法、纵横气势为基调,沉着而不呆板,字体飘逸、洒脱、严谨。在漫长的习书过程中,王延芹坦言也走过不少弯路。譬如学习“二王”小楷,最初从王羲之的《乐毅论》开始,后来感到难度太大——因为自己的起点还比较低;于是就先改临文征明,再反过头来攻“二王”,难度就小了。类似这样的经验,在王延芹的习书过程中,都是靠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慢慢总结出来的。过硬的临池功夫加上善于总结,使王延芹的书艺得到了长足进步。他在较短时间里,就摆脱了习字的窠臼,真正踏上了书法艺术的道路。名师指点脱胎换骨俗话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样,独学而无师,特别是缺乏名师指点,要实现艺术突破很难。王延芹对此深有体会。为此,多年来,他一方面刻苦习书,一方面努力“走出去”,拜名家为师,借助名师的“点金指头”,使自己的书艺脱胎换骨。先后拜师于汤建山、刘炳森、宁兰智等名师。一方面向这些大师们虚心求教,一方面对大师们的指点用心揣摩,进步飞快,书法作品面目一新。经过长期磨练、探索以及名师的指点,王延芹形成了一套成熟、独到的书法思想。这些思想,既从实践中而来,又有效地指导着他的实践。就拿临池来说吧,他总结了“四字经”:会、好、多、擅。对此他解释说:“一要‘会’,就是首先要会写字,包括起笔、行笔、收笔,最基本的笔画,基本的书法理论等,都要学会;二要‘好’,要将字的间架结构以及每个笔画间的连带、揖让关系处理好,使得字看上去美观、漂亮,但能写好字,还不能算书法;三要‘多’,即多临帖,兼具百家之长,每个贴都要临好,要首先求形似,再求神似,最后将其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此时状态属于‘集字’;四要‘擅’,即善于创作,讲究布局、章法,如:书写之前,就得通篇考虑、成竹在胸;下笔第一字为‘通笔之准’,之后任何一字都要参照此字来写,以使得全篇格调一致、气韵流畅。他举例子说,欧阳中石先生曾对学生讲:好多人人临写我的字,写的很像,但不是我的字。为何如此?王延芹认为:主要是神不通——虽然做到了形似乃至于神似,但通篇气脉不通。因此,作书,务必要使通篇气韵贯注、精气神和谐统一。又如,王延芹对如何写好行楷中的“捺”,长时间很难突破。后来他请教了名家,人家告诉他,“捺”的最后收笔处,角度若沿水平线向上偏离12度,才显得美。他照此做去,反复揣摩研习,终于体会到这样写的妙处,从此,他写的捺非常优美,成了书作的抢眼之笔。经此一事,王延芹感慨万千:看来,一切大的书法家都有自己的“秘笈”“绝招”,如不拜师,这些要诀恐怕自己一辈子都摸索不出来!坚守传统成就自我王延芹是个善于思考、富于创造的人。对于前人和大师,他一向是虚心求教和学习,但并不盲目崇拜。他主张学一个人,“既要走进去,还要走出来”,不能亦步亦趋,死于他人句下。否则,一个人永远也无法真正成就自我。正因如此,王延芹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