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享是一种美德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21世纪的接班人,他们肩负着比父辈、祖辈更重要的使命,新世纪对新一代人的要求,不仅是体力、智力的充分发展,而且更要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品质,因而幼儿教育提出了培养“完整儿童”的目标,旨在促进幼儿生理、心理、智力、人格的全面发展,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而今优越的社会条件,特殊的家庭位置,使孩子们存在着自私、孤僻、独占心强、自我中心、不合群、合作意识差等问题。一天下午,孩子们的午点要吃苹果。我在观察中发现,先走到苹果盘前的孩子仔细地端详一番后,找到好拿大苹果的地方先坐了下来,于是等到老师要小朋友吃午点的时候,孩子们就照着大的捡,只有几个不爱吃苹果的孩子拿了小的,等到最后几位小朋友去拿时,盘中只剩下了几个小苹果。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事后向全班幼儿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现在有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那么你拿哪个呢?”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所有幼儿都说:“我把大的给别人,把小的留给自己。”孩子们会说,但并没有这样做,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状况。要让孩子们言行一致,将分享与谦让的意识转化为幼儿自觉的行为,还需要我们进行反复训练和指导。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引导幼儿从物质分享开始,进而至精神分享,从分享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进而至分享幼儿园、家乡和国家变化的喜悦。幼儿的情感是与认知相结合的,情感的产生受到知识经验的影响。为了丰富幼儿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我结合教学内容向孩子们歌表演《好朋友》让孩子说一说好朋友之间的情谊是什么样的,孩子总结出我们都是好伙伴,好的坏的一起分享,并通过角色表演,使幼儿懂得分享和谦让是一种优良的品质,设置一些情景让幼儿体验,班上开展了“我的玩具大家玩”、“我的图书大家看”等主题分享活动。并把每周五设立为分享活动日,在家长的协助下,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最心爱的玩具、图书,放在班上的玩具图书角中,同时教师还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幼儿自己介绍玩具的由来,演示给大家看玩具的玩法,并请他邀请几名喜欢这种玩具的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孩子们在愉快的环境中玩着各自喜欢的但不是自己的玩具,从“分享”中体验到快乐。另外,我们还采用移情训练,让幼儿体验别人的情感,所谓移情是指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别人的感情。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它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保持心理健康乃至走向成功都有重要作用。移情训练便使幼儿有机会站在他人的位置上去感受他人的情感处境,使幼儿逐渐认识到,得不到分享的心情是难过的,痛苦的,与别人分享可以使别人快乐,他们的行为受经验的触动,因此他们作出了分享的反应,明白分享给大家带来了团结、快乐和友好。通过情感体验,移情训练幼儿产生自觉、稳定的行为,感受到与别人分享成功,分享快乐本是件快乐的事。正因为幼儿有了情感体验,当他们再次面临分享物品时,他们能够克制自己独占的愿望,作出主动的,自愿的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所体现出的语言和行为是相当真实的。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上美术课中,当幼儿需要胶水或剪刀时,我故意少给一些剪刀和胶水,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小组成员中谁先用,谁后用的问题。起初幼儿都去抢着用,结果搞成一团糟,于是我在一旁建议大家一起商量,谁先用,谁后用,排好顺序,下次需要分享物品时,再进行轮换。通过随机教育,幼儿在反复的教育训练中逐渐养成了乐于与他人分享的好习惯,懂得了做任何事情自己不可能永远都排在第一位,进而逐渐做到了遇事要想到别人。教育在幼儿身上的作用是明显的,现在班上孩子们在分享和谦让品质上言行一致的表现有了很大进步。一次玩玩具的时候,杜雨欣将刚插好的玩具送给了朱芳锐说“你没有玩具我给你一点吧”这样的话感动了这个伙伴,一句谢谢让杜雨欣也感到了分享的快乐。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行为,也是社会性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内容来培养幼儿自发的分享行为,让幼儿充分体验给予及被给予带来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这样,对于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将来做一个有利于社会的人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