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009)1.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株洲市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009)1.doc

株洲市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009)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株洲市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近年来,随着我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市部分县市区的休闲农业已成为株洲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一个崭新亮点和农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安排劳动力就业、提高本地城市品味的一个新型产业。为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充分利用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农业产品和农村人文资源,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科学发挥农业和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拉动休闲农业经济增长,加速城乡一体化,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市政府要求,认真做好“十二五”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其基本思路如下:一、发展现状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休闲农业发展大幅提速。特别是今年,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大战役”的总体要求,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将休闲农业纳入“旅游升温”战役范畴,把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全市休闲农业企业(农家乐)发展到240家,其中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7家,四星级休闲农业庄园10家,三星级休闲农业庄园5家,年经营总收入过500万元的农庄达9家,直接从业人员3542人,带动农户7723户,间接带动从业人员2万人。2009年实现经营总收入2.5亿元,接待游客181万人,实现利税6240万元。二、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株洲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按照“规划先行、绿色环保、产业支撑、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品牌创建”原则,突破传统农业的范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村自然、文史资源、特有农村生活、景观为依托,以提供丰富的农村观光和休闲场所,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以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目标,推进开发建设精品化、宣传促销品牌化、行业管理规范化、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为推进富民强市、构建和谐株洲做出积极贡献。三、基本原则1、因地制宜,整体开发原则。首先,休闲农业规划要综合考虑区位条件、交通通达性、社会经济背景、资源的禀赋状况等因素,做到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与当地旅游景点连网建设相结合。其次,必须服从区域高层次或主系统发展战略并在区际间突出自己的特色,开发出明显区别于周边地区而具有竞争优势的休闲农业产业。休闲农业发展既要顾及到各大功能区的整体协调,又要考虑到产品营销全过程的协调,在产品设计和功能区划分上要全面协调、整体发展。再次,休闲农业发展布局应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和道路规划、土地开发整体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相结合,促使农村经济协调和谐发展。2、以农为本,突出特色原则。发展休闲农业不能脱离农业、农村、农民,要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突出农耕文化为前提,要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大力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充分展示出发展最富有特色和魅力的农业景观,农村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着力发展农业娱乐休闲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企业文化、环境文化等,形成鲜明的主题,保持其“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特”的地位,着力打造高人气、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的休闲农业项目和产品。3、突出功能,完善设施原则。休闲农业景点、项目布局,应体现层次化、多样化要求。善于发掘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优势和特点进行有效开发,突出观光功能、科普功能、教育功能、环保功能、经济功能、游憩功能。要注重整合资源,加大对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指示牌、网络信息平台等公共设施建设,为满足消费者“吃、住、游、娱、购、乐”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4、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休闲农业是给人以回归自然的感受,因此,休闲农业的开发必须维护生态环境,保护原生资源,多用自然材料建设,尽量减少人为设施,力求开发与生态平衡。要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对于适宜发避孕药的地区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做到有序发展,避免各地一哄而上,低水平盲目发展。鼓励利用荒山、荒坡、荒滩、垃圾场、废弃矿山等地发展休闲农业,避免滥占耕地。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5、规范管理,提升水平。发展休闲农业要高度重视饮食卫生、公共安全、服务标准、环境保护等公共利益。要通过创新机制、制订标准、加强管理、培育品牌、引导行业自律等多种形式,规范休闲农业发展,提升休闲农业规模、档次、水平。四、规范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目标(一)规范定位1、功能定位。休闲农业具有六大功能:一是经济功能。增加农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二是社会功能。增加城乡居民接触,拓展农民人际关系,缩小城乡差别,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