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比较《辞源》和《辞海》的异同同:①条目编排:(1)两者都采用部首、笔画和笔形三者结合的方法排列;(2)两者都是单字排在前,复词排在同一字头的后面,按字数笔画和笔形为序。②注音方法来看,《辞源》《辞海》对复词词目中多音字的注音方法基本相同,较为科学。③释义都是本义在先,引申义、比喻义在后;尽可能注意释义的准确性和语言的简明性。④《辞源》、《辞海》引书证时均注明书名、篇目或卷次,有的还加注时代和作者的姓名。不同:辞源》侧重解释词的来源、古代文物和典章制度,不收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词目,收词止于鸦片战争。实际上《辞源》是一部专业性古汉语词典。它指出每个字、词最初出现在什么古书上,作什么解释。《词源》共收词目10万多条,用繁体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而《辞海》则是以字带词,兼有语文字典和百科词典性质的大型综合性辞书。选手词目10万余条,包括成语、典故、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的名词术语等。释文主要是介绍基本知识,解决读者“质疑问题”的需要,兼顾各学科的固有的联系。一)编纂宗旨来看:①从时限上《辞源》收的是1840年以前的古代汉语语词,《辞海》则是古今语词兼收并蓄,《辞源》的稳定性较好,《辞海》的时代感较强;②从知识面上看,《辞源》侧重古汉语语词的溯源及演变,所收词目较为专深,《辞海》贯彻综合性原则,以介绍一般性词语及各科基本知识为主,所收词目照顾全面,较通俗易懂;③从读者对象看,《辞源》是给内行看的,适用于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和阅读古籍的一般读者,《辞海》是给外行看的,适用于各行各业的普通读者,也适用于需要了解其他学科、专业动向的专家学者,④从用途看,《辞源》重在溯源,可以提供古词语的原始义、引申义和后起义,《辞海》则能提供一般语词的意义和现代百科知识。二)编写体例来看:①《辞源》、《辞海》因编纂宗旨不同而采用了不同的字体。《辞源)》因是读古书用的,采用了繁体字,书末附《繁简字对照表》。《辞海》为满足普通读者的需要,选用了简化字。②《辞源》只取见于古代文献的解说,不列今天的涵义。《辞海》对第一-词是古今义项一并列出,对第二词是只列今义未列古义。可见《辞源》、《辞海》诠释语词的侧重点不同。《辞源》厚古薄今,《辞海》厚今薄古,体现出不同的特色。③《辞源》重在“溯源”,引用古籍中出现较早的书证是它的特有要求。《辞海》引书证则是为了揭示词语的含义,印证释义,因而不很重视某词语最早出现于书面的时代。例如:“千方百计”一词,《辞源》引的书证出自《朱子语类)》三五《论语》十七;《辞海》引的书证则出自《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可见,两书所引的书证时代相差甚远④两者使用的部首法不同;笔形的排列顺序不同;单字条的组成不同,《辞源》除与《辞海》相同的内容外,增加了注音字母、广韵反切与声纽。终上所述,《辞源》的主要特色是侧重古汉语语词的溯源及演变,注音加注反切,既反映出现代音又反映出中古音,采用繁体字,提供参阅书目,是-部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参考书。《辞海》的主要特色是介绍一般语词和现代百科语词的基本知识,只注现代音,采用简体字,备有详尽的索引、附录,适用于各行业的普通读者。可见《辞源》重古,《辞海》厚今;《辞源》专深,《辞海》广博,各自适应了不同读者的需求。由于《辞海》比《辞源》晚出版约20年,得以《辞源》为借鉴,扬长避短,加之《辞海》比《辞源》更注重条目的修订,因此,《辞海》的编纂更为科学,在质量上略胜《辞源》一筹二、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基本情况和使用方法《汉语大字典》基本情况:《汉语大字典》是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徐中舒主编。共八卷。1986-1990年由湖北辞书出版社和四川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共收单字56000个左右,并收列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的字形。注音以现代读音为主,并标注中古反切和上古韵部。释义兼及常用义、生僻义和语素义。注重形音义的配合,具有存字、存音、存源的特点。凡古今文献、图书资料中出现的汉字,几乎都可以从中查出,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收集汉字单字最多、释义最全的一部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全书采用繁体字编排,必须按繁体字进行查找。使用方法:第一先寻找部首。这本大字典是根据新的方法编撰出来的,所以一般不用传统的反切法来查字。第二找到正文。我们根据笔画来查找,会快速找到查询的字。第三查询解释。每一个字的解释都不一样,但比较全面。上面会注明每个意思的基本出处。首先会给出这个字的本义,一般引用《说文解字》,然后具体给出每个意思的来源。为了方便起见,会标注反切法。第四标注拼音。传统的反切法很多时候不太适用。用汉语拼音来标注比较容易理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