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双手》教学设计精编.docx

《一双手》教学设计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双手》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双手》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双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抓住最具特征的部分描写人物外貌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细致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2、学习描写、记叙、说明等表达方式,了解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过程与方法】1、运用“学思同步”的教学思想,巧妙地设置疑问,启迪学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的新鲜感、新奇感,让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王国里遨游。2、教给学生“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阅读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及作者对为人类创造绿色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2、理解“美,是以丑作为代价的”的哲理。教学重难点:重点:1、体会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2、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难点:1、品味文章语言风格、揣摩句子深刻含义、感悟文章蕴含的感情。2、理解“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哲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在我们的手上都捧着人生美好的希望,但是汶川大地震却埋葬了多少个美丽的童话,而我们的救援人员和白衣天使又用他们的双手拯救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创造了多少美丽的故事。一双手,让世界更美好,世界如此美好,正是因为我们拥有一双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姜孟之笔下的一位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看看他这双手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检查预习情况(1)简介作者(请学生介绍,老师补充并给予表扬)姜孟之,男,1938年生,山东省乳山县人。毕业于黑龙江省函授广播学院中文系,当代作家,现为“伊春市拔尖人才”、“自学成才标兵”、“伊春市劳动模范”,全国第五次作家代表会代表。(2)生字词的音形义(请同学准确清晰地朗读、解释,师明确)惺忪xing1song1瞬间shun4老茧jian3洋镐gao3垧shang3惺忪:形容因刚醒而眼睛模糊不清。瞬间:形容时间极短。老茧:手掌或脚掌上久经摩擦而生成的硬皮。洋镐:刨土用的工具。垧:土地面积单位,东北地区多数地方用,1垧等于15亩。2、整体把握划分层次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可以自由讨论,选代表发言,师适时指导、明确,板书)一(1):各种各样的手衬托一双手一双手二(2—19)细描一双手突出天下第一奇手三(20)通过想象赞美普通劳动者伟大贡献(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姜孟之先生的这篇散文为我们介绍了张迎善的怎样的一双手?阅读时要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这样的学习质量才会高。(1)天下第一奇手(2)半截老松木(3)皮肤呈木色、纹理又深又粗、黑土色(4)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5)手指特别粗大肥圆,像一根根三节老甘蔗,(6)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各个关节都缠着线,染成泥色(7)天下第一号大手(8)创造绿色宝库的手2、这双手的这些特点,作者从什么角度描写的呢?明确:视觉,先总写“像半截老松木”,比喻,形象地突出其粗糙、坚硬然后分写其手背、手心、手指的各个部位。3、张迎善的手还“奇”在哪里呢?明确:大,“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突出手粗糙。4、这也是作者从视觉写的吗?明确:不是,这是从触觉写的。5、“裹”和“紧紧”用的好不好?为什么?明确:这两个词用的好,一、说明手大,二、写手有力量,三、人很热情。6、文中还有哪些句子突出其手大的呢?请同学们找找。明确:“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7、此处作者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说明)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8、文中还有吗?找找看“这双手已经栽种26万多棵。仅1981---1985年就造林33垧。”9、所以说,这双手是一双___________手。(创造绿色宝库的手)10、在写“这双手”的特征时还运用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以后我们写文章时也要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11、张迎善的这双手从外表上看,是“丑”还是“美”?—丑(所见)板书12、待了解造成他手奇丑的原因后,你还认为他的手丑吗?—美(所闻)13、以张迎善“一双手”外表的丑来换取绿色宝库的美,值吗?值(所感)这双手既丑又美,表面上是丑,实际上是美,这就告诉我们:“美,是以丑为代价的”这一哲理。板书丑(所见)美(所闻)值(所感)美,是以丑为代价的14、通过作者对这双手的描写,可以看出,张迎善是怎样一个人呢?———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普通劳动者的形象作者通过对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