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系列活动的通知各乡镇教办、县直各中小学团委:为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引导教育中小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从而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凝聚力,现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以回顾端午渊源为契机,以突出传统习俗为特征,以增强民俗体验为重点,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始终,引导中小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进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拳拳报国之心,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活动时间2009年5月。三、活动内容各学校可策划开展民俗民风知识讲座、普及端午知识竞猜、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组织童谣征集传唱、举办少儿才艺大赛、组织学生观看电视专题片、开展防疫除尘运动、动手制作香囊香袋、进行手抄报比赛、开展包粽品粽活动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中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真正地走进端午、感知端午、品味端午。通过活动体会端午节全民健身、防疫袪病、驱邪避毒、倡导健康的节日主题内涵,促使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树立强体健身、娱心怡情的意识,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四、活动要求各学校要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现将《“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附后,供各学校参考借鉴。)为了使“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取得实效,各单位要注意以下几点:1.坚持群众性。各学校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精心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扎实开展各类活动,把广大干部群众、未成年人吸引到活动中来,增强“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2.突出传统性。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活动;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抹雄黄酒,以免灾去病,端午节也成了我国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节日。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要利用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3.注重宣传性。要通过宣传报栏、专题网页、班级板报、手抄报、主题班会(队)活动等多种形式,大力普及端午节日知识,广泛宣传报道学校开展活动情况,营造浓郁的端午节日氛围,在全社会叫响“我们的节日”这个主题。4.把握总结性。各单位在认真组织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要善于积累素材,收集图片,总结经验。活动结束后,于5月底前向局团委及时报送活动总结和富有创意的优秀图片。以教办、县直学校为单位报送,活动总结内容要简明、实在,发至教育局团委dpjwtw@163.com。2009年5月20日“又闻粽香”“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为中国的一个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同时,“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可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因此,学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认识与了解,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哺育他们健康成长。二、活动目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小学生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也是纪念屈原、秋瑾等先辈的特殊日子,可以借端午节,在中学生中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三、活动主题又闻粽香。四、活动时间5月18日~5月30日。五、活动内容(一)走进端午1.围绕“又闻粽香”为主题,举行一次国旗下讲话,学生的今天我是升旗手的讲话内容同上。同时宣布“又闻粽香”系列活动开始。2.各班出好一期“又闻粽香”专题黑板报。3.学校利用集体晨会时间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端午节”民俗民风知识介绍。通过介绍,让每个学生对端午节的习俗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动员学生假期随父母一起进行端午系列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节日美好体验,加强了亲子间沟通、了解,以此和谐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