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过渡时期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历史分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6年底)5问题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防止走资本主义道路,不间断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济方面问题1: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单纯资本主义性质的。政治方面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矛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主要任务:变新民主主义国家为社会主义国家,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提出:突变论——渐变论(1953年)(三)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客观依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国营企业其次,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既为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经验,同时也直接成为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毛泽东与斯大林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改造(解放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实质:逐步地改变生产关系,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以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把我国国民经济从落后的技术基础上转移到现代化技术基础上来,奠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原因: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实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循序渐进)。22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并贯彻了一条正确的阶级政策。21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阶级政策: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其他中农,由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剥削的农村阶级政策。问题: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实行土地革命都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第一,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30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在民主革命时期,它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软弱性的一面。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具有两面性。它有剥削工人阶级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问题: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由于共产党的帮助,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消失了。29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外部)(1)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2)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资本家将生产资料交给国家,国家给资本家支付定息。生产资料完全属于国家,因而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二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在改造生产关系的同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采取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用和平的方式方法,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三大改造.mpg社会主义改造完成.rm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粗糙,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1956年与1952年相比,不同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结构中的变化情况: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