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中景观连接度廊道构建_谢芳.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9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旅游规划中景观连接度廊道构建_谢芳.pdf

旅游规划中景观连接度廊道构建_谢芳.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8卷第7期干旱区资源与环境Vol.28No.72014年7月JournalofAridLandResourcesandEnvironmentJuly.2014文章编号:1003-7578(2014)07-205-04旅游规划中景观连接度廊道构建*谢芳1,戚旺2(天津财经大学旅游系,天津300222)提要:在旅游规划中考虑景观连接度是非常必要的,而廊道的建立是提高景观连接度的一种具体的、可行的方法。廊道在旅游生态景观规划方面,主要表现为旅游功能区之间的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带状的树木、草地、河流等自然要素。它们都是实体表现形式,而文中提出了制度廊道、技术廊道、道德廊道、管理廊道四种与之不同类型的廊道,从而完善景观连接度廊道体系建设。关键词:旅游规划;景观连接度;廊道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识码:A随着旅游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各地区大力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然而,在旅游规划与保护中,较之自然灾害对景区生态退化和景观破碎化的影响,人为因素对景观连接度的破坏更为严重,如某景区开发过程中,开发商在景区内随意修建房屋,破坏了景区视觉上的整体美和协调,导致景观连接度降低。景观连接度是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的测定指标[1]。在生态学研究中,廊道对于生态景观连接度来说,能够加强斑块间联系,传输物质、能流等信息[2]。廊道的建设与保护直接影响整个景观的连接程度。在旅游规划中如何通过廊道的建设来维护景观连接度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文中在分析廊道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规划中需建立完善的廊道体系,进而加强景观连接度。1文献综述1.1景观连接度与景观规划王嘉漉(1992)在研究景观规划理论时提到:"结合生态学思想,应将景观客体和人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进行景观设计"[3]。作为生态系统,必然应考虑其稳定性。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景观的连接程度[4]。景观连接度概念是由Merriam于1984年提出的,认为景观连接度是测定景观生态过程的一种指标[5]。Taylor(1993)认为连接度是景观促进或者阻碍资源斑块之间运动的程度[6]。而陈利顶、傅伯杰(1996)从景观要素的内在联系角度完善了景观连接度的概念,认为景观连接度是研究同类斑块之间或异类斑块之间在功能和生态过程上的有机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生物群体间的物种流,也可能是景观要素间直接的物质、能量与信息流[7]。VanLangeveld(1994)提出景观规划必须从生态学的角度综合考虑景观中自然的和社会经济的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作用和空间关系[8]。由此,景观连接度作为生态学的概念,自然应将其考虑到景观规划中。韩向颖(2008)在研究城市景观时提到城市规划应考虑景观连接度,因为城市是典型的人工景观,而且提出有些城市已经有意识地将景观连接度原理运用在规划中,调整城市景观空间结构,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9]。吴昌广(2010)等指出景观连接度理论是景观规划的基础[10]。秦莉萍(2010)在对城市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也提出应运用景观连接度原理,遵循景观规划体系的原则和方法[11]。因此,景观规划*收稿日期:2013-10-9。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规划项目"旅游资源群环境绩效评价与协同审计研究"(10YJA630176)和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天津旅游文化资源创意机制研究"(2011ZD021)资助。作者简介:谢芳(1961-),女,天津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生态与环境,Email:xiefang6105@163.com通讯作者:戚旺(1990-),女,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生态与环境,Email:qiwang1990@qq.com·206·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第28卷应从生态学角度,将景观连接度作为重要的考量因素。1.2景观连接度与廊道廊道作为景观要素中重要的一部分,指的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斑块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12]。Damschen(2006)等提出景观保护的核心是连接度问题,而在连接度保护方面,保护的基本连接结构应该是廊道。通过廊道的建立,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缓解生境破碎化问题[13]。Forman(1986)总结了廊道的五大功能:栖息地、通道、过滤、源和汇[14]。Hess(2001)对廊道的功能也做了论述,认为廊道可作为动物的栖息地、动物迁徙的路径、屏障、生态过程的过滤器以及种群的源或汇[15]。刘滨谊(2008)考察安徽省铜陵市大铜官山地区的谷地生态廊道布局发现,该地区由一个谷地六条廊道组成,这些廊道可将东南山体流入的生态流引入城市,形成有机整体[16]。因此,廊道的存在与否将影响景观的连接度,合理的廊道建设可提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