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精选21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语文乐园八》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词语,积累“稻穗”等词语,读一读绕口令。(2)懂得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故事,做到条理清楚。(3)阅读文言文《得过且过》。(4)语文活动:了解《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说说他们的故事。(5)习作:介绍《草船借箭》中的某个人物。(6)学写毛笔字“张”“别”“所”。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找一找中,积累语文素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2)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重点、难点:1、能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事,做到条理清楚。2、能够抓住人物的特点,并通过典型的事例说明人物的特点。课时划分: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语海拾贝以及自主阅读部分。教具准备: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词语超市1、学生自由读文专用的词语。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教师适当正音。3、开火车读一读书中的词语。4、全班一起读一读,读中巩固。5、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书写词语,说说属于写的注意要点。6、学生写一写,教师巡视辅导。二、金钥匙1、教师引导学生自读金钥匙中的段落。2、指名反馈:从这些语句中,你知道了什么?(写故事要注意故事发展的脉络;写故事前要先想好发展变化的大概轮廓,这样文章才会有条理)3、教师小结:是呀,特别是我们在写故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事情发展的顺序,先想好事情的先后顺序,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就能使文章条理清楚了。4、教师结合《草船借箭》一课进行具体的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三、读绕口令1、学生自由读,把绕口令读准确、读流利。2、指名读,集体评议,教师强调。3、小组比赛读。4、全班一起读一读。四、自主阅读1、教师板书“得过且过”,指名说说成语的意思。(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2、教师导读: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1)把文言文读准确、读通顺。(2)结合注释,读懂文言文。(3)和同桌交流你读懂短文后的启发。4、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味。5、指名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6、指名反馈:“寒号鸟”象征的是哪一类人?(得意时骄傲自大,失意时得过且过的人)7、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在得意或失意的时候,应该持怎样的态度。8、集体反馈。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目光短浅的人,面对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对将来的一切都没有计划,他们只看现在,能偷懒就偷懒,能过去就不努力。他们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垂头丧气,消极悲观。为了将来的美好,对成功和失败进行正确地分析,做个记挂,现在就努力工作,成功一定是属于勤奋者的。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草船借箭》中的人物形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进行口头介绍。教学过程:一、活动准备1、引导学生回顾:同学们,读了《草船借箭》一课,想一想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哪些人物。2、指名反馈。(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3、明确本次活动的内容:这次语文活动,就是要求同学通过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这四个人物的特点和故事,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介绍给大家。4、活动指导。(1)先确定介绍的目标。(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2)通过多渠道了解这个人物有关的资料。(3)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选择典型的事例。二、指导写作1、人物性格分析2、选择事例要具有代表性。3、表达前先想清楚先说什么,然后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可以事先列一个讲话稿。三、介绍人物1、小组内互相交流,互相评议。2、小组评议后对自己的讲话稿进行调整、更改。3、集体交流、反馈、其他评议。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同学们,《草三国演义》的创作特色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人物塑造上有着惊人的成就。这部小说写了大约四百多个人物,其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形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认真地读一读《三国演义》,细细品味。五、布置作业第三、四课时教学目标:把语文活动中介绍人物的资料整理成一篇习作。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主题1、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同学们的介绍中,加深了对《草船借箭》中四个主要人物的认识和了解。能再简单地说一说他们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学生自由地说一说)2、教师导:今天,我们要把上节课中介绍的人物资料整理成一篇完整的习作。其实,就是一篇介绍人物的习作。只不过这次我们所述的人物是《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二、新旧结合,指导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