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专家解析汶川大地震生成原因.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1M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地质专家解析汶川大地震生成原因.doc

中国地质专家解析汶川大地震生成原因.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地质专家解析汶川大地震生成原因分析报道:中国地质专家解析汶川大地震生成原因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九日电(记者阮煜琳)中国地质调查局最新分析提出,二00八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地震活动的机理,可能是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持续的挤压引起。“就如同一个柜子,在力的作用下倾倒,可能是其中的抽屉一层层地倾倒。”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学家董树文比喻说。记者今天从国土资源部获悉,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四川地震灾区地质简图,并进行分析评价表示,二00八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一带的八级地震发生在著名的龙门山断裂带上。该断裂带是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结合部,也是一个大型的重力异常梯度带,两侧地块的基底深度和厚度都有数十公里的差异。该断裂带有大量的断裂及活动断裂组成,后续的地应力释放造成的断裂活动,形成余震。该次地震活动的机理可能是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持续的挤压引起。资料表明,历史上,这个断裂带曾经发生过多次大的地震。如: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川西发生了七点五级地震,九千三百余人遇难;一九七六年八月十六日,四川松潘、甘孜发生七点三级大地震。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分析认为,根据观测,印度板块现正以每年五十毫米的速度向亚洲俯冲。这个地质活动在造成青藏高原隆升的同时,因东侧四川、鄂尔多斯低地形形成的位势和重力势差,还造成了高原向东的侧向流动和挤压。四川、鄂尔多斯地块比较稳定,自一点六亿年以前的晚侏罗纪以来,深深地扎根于地球的深部。青藏高原向东的挤压,在这个稳定地块突然受阻,必然在两个地块接触地带发生应力集中和变形。汶川地震是青藏高原向东巨大挤压应力持续释放的结果。二00一年十一月十四日,昆仑山八点一级大地震显示出青藏高原北部的应力大释放。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分析认为,汶川地震表明,青藏高原的挤压应力集中区已经由北部转向东部,沿中央龙门山断裂带约两百公里长的地带释放,能量巨大,波及范围广。汶川地震最大的特点是传统认识的龙门山冲断层,发生了明显的右行水平位移,正因为此,沿龙门山断裂带,震中的汶川,北东方向的茂县、绵竹、北川等县市,都遭受了重大损失。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的精细分析结果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监测结果都显示,汶川地震震源深度十公里,属浅层地震,具有巨大的破坏性。通常认为,两个板块的界面摩擦作用形成地震。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到亚洲板块之下,主俯冲面一般深达四十至八十公里。而汶川地震震源深度只有十公里。这个现象引发了中国地质科学家新的探讨,并在地球物理数据支持下,提出青藏高原向东分层流出的观点。原来以为,青藏高原是整体的地壳地幔物质向东流动,现在看来,这个流动不是整体发生的,而是分很多层发生,而且不同层之间,流动的速度也不一样。(完)记者18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15日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汶川地震及其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情况分析会,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地质力学所等单位专家根据调查监测和评价研究结果,对灾情进行“会诊”初步形成三个结论。一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二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三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汶川大地震的真正原因2008年05月22日11:28《外滩画报》【大中小】【打印】这次大地震是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的龙门山断层触动的,该断层属中国南北地震带中的川滇地震带部分。这种逆冲断层的特点是,上盘动而下盘不大动,因此位于上盘的汶川、茂县受灾远比位于下盘的成都严重。这次浅源地震比深源地震威力更大,破坏力更强,而且震感能传到十多个省市甚至数个邻国,其强度之大为近60年来所罕见。“5·12”大地震发生前,不用说外省人,连大多数四川人都没听说过汶川这个地方。可是陈建刚对汶川却很熟悉。“汶川是阿坝州离成都最近的一个县。”这位四川一个马场的老板告诉作者。因工作需要,他经常往返于川内各地,每次到成都都必须经过汶川。陈建刚印象最深的,是汶川高低起伏的地形。高山、深谷、河沟是这一带典型的地貌特征。该县最低处漩口镇海拔780米,最高点四姑娘山高达6250米,相对高差5000多米。汶川虽无名气,它所处的龙门山断层却是地质学家的重要研究对象。“龙门山断层是地质学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