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上传人:努力****幻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2化学变化:宏观: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3区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4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注意:(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3)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现象。二、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实验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实验数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2◆检验燃烧后是否有H2O生成的方法:将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有水珠产生,则有水生成。3检验物质燃烧后是否有CO2生成的方法:将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CO2生成4蜡烛燃烧石蜡+O2H2O+CO2由蜡烛燃烧生成物可确定蜡烛的组成中有氢元素和碳元素,但不能确定氧元素。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见教材P151-152。2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用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处理原则”:用剩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3、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块状固体(如大理石、石灰石等)用镊子;“一斜二放三缓立”4、液体药品的取用(1)多量且不需准确体积:倾倒。注意瓶塞要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紧挨着试管口。(2)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悬空滴加,不能伸入容器内.(3)定量:用量筒量取。先倾倒,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量筒要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水平。注意:①瓶塞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防止瓶塞沾上杂质而污染药品。②标签向着手心是为了防止残留在瓶口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③量筒无零刻度。一次性量取,且量筒规格要与所量液体体积接近。量筒读数时,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仰视会使读数偏小,量取液体体积偏大.俯视会使读数偏大.量取液体体积偏小。5、酒精灯的使用.(1)三禁止: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2)酒精的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积的1/3,不能超过2/3.(3)处理酒精着火的方法:用湿抹布扑灭.(4)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灯帽,否则酒精挥发,留下水分,下次使用时点不着火.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需要注意: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0。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7、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需要注意: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试管夹或铁架台的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必须用外焰;8、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9、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必须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九年级化学上册方程式汇总(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1.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2.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3.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4.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5.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6.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7.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8.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9.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10.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11.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12.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