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也称今体诗。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它们在形式上(句数、字数、平仄、对仗)有一定规格,音韵上有一定规律(押韵),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主要(zhǔyào)有律诗和绝句。诗歌(shīgē)二、格律(gélǚ)诗在格律(gélǚ)上的四点要求1.平仄的特点平仄,指的是诗词中每个字的声调。声调有两大类,平声和仄声。普通话有四声,即阴、阳、上、去四声。“阴、阳”为平声,即普通话的第一、二声;“上、去”为仄声,即普通话的第三、四声。古汉语中还有入声字,现在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平声字——平和轻柔悠扬仄声字——突兀(tūwù)重负沉抑平仄(píngzè)相间指的是在一首诗中某一诗句的每两个位置的字的声调要平仄(píngzè)交替变化。一三五不论:指每句第一、三、五位置上的字的声调可放宽要求,该仄的可用平,该平的可用仄。二四六分明:指每句第二、四、六位置上的字的声调严格要求,该仄的须仄,该平的须平。每两个字构成一个节拍,节拍重点在后,所以第二、第四、第六字是节奏点,其平仄(píngzè)一般是不能改变的。韵脚的平仄(píngzè)不能改变律诗中的对与粘平仄相对指在格律诗中同一联内相应位置的字的平仄是相反的。律诗中每两句为一联,共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chánɡjiānɡ)滚滚来。平仄相粘指在律诗中相邻两联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相应位置的字的平仄是相同的(尾字除外)。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chánɡjiānɡ)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注意:1.句末忌三:在每一句诗中,句末不得(bude)出现相连的三个仄声或三个平声,否则,称之为“犯三连仄”或“犯三连平”。2.句中忌孤:每一句诗中除句脚外,不得(bude)出现只有一个仄声字或一个平声字。否则称之为“犯孤仄”或“犯孤平”。以上两种情况都违反“平仄相间”的要求。1.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反,即相对;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仄相同,即相粘。平仄(píngzè)句式有平起平收式、平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共四种。以五言为例:平平仄(píngzè)仄平;平平平仄(píngzè)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píngz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仄仄(zèzè)平平仄平平仄仄(zèzè)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平平平仄仄(zèzè)仄仄(zèzè)仄平平(注:“欲”字是仄声字,此处可平可仄)押韵(也叫压韵、叶韵),指的是一首诗词中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称作韵脚)按一定要求韵母同在一个韵部(见专门的韵书,古韵为《平水韵》,今韵为《中华新韵》),且声调(指的是诗句中每字的平仄声)相同的情况。一般(yībān)情况下,格律诗押的是平声韵,即韵脚字的声调是“平”声,而非“仄”声。如果你的诗做到了押韵的要求,那就会有韵律美的效果,也就是常说的易记、上口。记住,同韵部,同声调。首句可押可不押,可以押邻韵。偶句押韵,并且只押平声韵,韵字不重。一韵到底,中间(zhōngjiān)不能换韵或转韵。换韵指换韵部;转韵指同韵部换声调。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háishi)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sānꞬù)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什么是对仗(duìzhàng)?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称为对仗(duìzhàng)。对仗(duìzhàng)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2.对仗(duìzhàng)的基本要求(1)相反:平仄(2)相同:词性、结构、意义意义相同: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绝句不要求用对仗,但也可以用对仗。五律和七律,都要用对仗。对仗的位置,正例是在中间两联即领联和颈联。一般的律诗(lǜshī),都是这样。在一首诗中,两联对仗是基本的,多则不限。春日(chūnrì)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闲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bùjìn)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内容(nèiróng)总结